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

时间 : 2009-12-02 07:09:55 来源:health.dzxw.net

[摘要]

达州新闻网,达州,达州电视台,达州电视报,达州电台,达州新闻,美眉,达州人,达州论坛,达州博客,达州播客,旅游,宽频,商务,房产,教育,财经,商贸,餐饮,美食

达州新闻网健康频道 >> 家庭医生 >> 皮肤病性病 >> 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health.dzxw.net 2007-10-10 来源: 作者: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病因
(一)传染源:病人唯一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人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5~21日,平均10~14日。
(一)典型斑疹伤寒:常急性发病,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前驱症状。
1.侵袭期:多急起发热、伴寒战、继之高热。体温于1~2日内达39℃~40℃,呈稽留热型,少数呈不规则或弛张热型。伴严重毒血症症状,剧烈头痛、烦燥不安、失眠、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言语含糊不清,全身肌肉酸痛。
2.发疹期:在病程第4~6日出现皮疹。先见于躯干、很快蔓延至四肢,数小时至1日内遍及全身。严重者手掌及足底均可见到,但面部无皮疹,下肢较少。皮疹大小形态不一,约1~5mm,边缘不整,多数孤立,偶见融合成片。初起常为充血性斑疹或丘疹、压之退色,继之转为暗红色或出血性斑丘疹,压之不退色、皮疹持续1周左右消退。退后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
3.恢复期:病程第13~14病日开始退热,一般3~4日退挣,少数病例体温可骤降至正常。随之症状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多在1~2日内恢复正常。
(二)轻型斑疹伤寒:少数散发的流行性斑疹伤寒多呈轻型。其特点为①全身中毒症状轻,但全身酸痛,头痛仍较明显。②热程短,约持续7~14日,平均8~9日,体温一般39℃左右,可呈驰张热。③皮疹少,胸腹部出现少量充血性皮疹。④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兴奋、烦燥、谵妄、听力减退等均少见。⑤肝、脾肿大少见。
(三)复发型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后可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

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小板减少。
2.血清学检查。
3.病原体分离。

治疗
(一)一般治疗:病人必须更衣灭虱。卧床休息、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褥疮。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B,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软食,多饮开水。
(二)病原治疗。
强力霉素0.1g,每日2次,连服三日。或第1日服0.2g,第二、三日各服0.1g。氯霉素、四环素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对本病有特效,服药后10余小时症状减轻。24~48小时后完全退热。成人每日2g,小儿25~50mg/kg/日,分四次口服。热退后用量酌减,继连服3日。如联合应用甲氧苄胺嘧啶(TMP),每次0.1gm,每日2~3次,疗效更好。
(三)对症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流行性斑疹伤寒(虱...”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斑疹伤寒疾病

(一)血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约1/4在1万/mm3以上,少数低于5000/mm3,血小板数一般下降,嗜酸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蛋白尿常见,偶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二)血清免疫学试验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