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

怎样预防和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时间 : 2009-12-02 23:45:26 来源:www.gov.cn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下面几种:    1.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飞扬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直接接触带病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体内而感染;

   3.吃了带病毒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无论男女老少都容易被感染,但是青壮年发病的较多。   主要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程依次分为潜伏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一定要在发热期识别病情,及时得到正确治疗,以免贻误。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冷,高热,体温常达39~40℃,最高可达42℃,持续3~7天;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还有全身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疼及腹泻;失眠,烦躁不安,说胡话,或者昏睡;还可表现为颜面、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发红,眼球结膜和眼睑水肿,像喝醉酒一样,称“酒醉貌”。发病后2~3天,软腭、眼球结膜等粘膜及腋下、胸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出血点,如呈现搔抓样、条痕样,则更典型。严重者可出现大片瘀斑甚至鼻出血、咯血、呕血,也可出现黑色柏油样大便等。    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进入低血压期,病人可出现血压降低,部分病人可发生休克,一般在发病后4~6天。这期间病人可出现四肢发凉、口唇苍白及青紫、脉细弱、出汗多、烦躁、气急等休克症状,出血现象加重。   低血压休克期后期进入少尿期,这时可出现高血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量急剧减少,甚至一天无尿,同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发生酸中毒及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在病情严重时,可因休克、大出血、尿毒症或水电解质紊乱引起死亡。治疗措施在流行区如有病人出现高烧和上述的“三痛”、“酒醉貌”及粘膜、皮肤出血倾向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并应及早让病人休息,尽量避免搬运。患者发高烧时,切忌滥用解热药,以防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该病病情变化快,治疗措施复杂,通常都应及早就近送医院治疗。青霉素和我国合成的盐酸甲唑醇治疗有效。   预防措施

   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以灭鼠、杀虫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1.急性期患者传染性大,应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2.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3.灭鼠。   4.禁止养猫。猫能将野鼠的出血热病毒传播给人。   5.灭螨、防螨。(1)一般有螨类活动的泥地,用1%~2%敌敌畏喷洒,也可将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l%溶液喷洒地面;(2)铺草用1%~2%敌敌畏溶液喷洒,晒干后用;病人用过的铺草要焚烧;(3)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   6.加强个人防护,在疫区作业时,应穿戴防护衣裤,防止皮肤破损。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7.野外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搭“介”字型工棚,周围挖防鼠沟。避免睡地铺。

  【E-mail推荐】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怎样预防和治疗流...”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 (2)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