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尿道癌属于尿道上皮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大约50%的尿道癌继发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移行上皮癌。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男性尿道癌大多数系40岁以上,
女性尿道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解剖学上女性尿道远侧三分之二鳞状上皮覆盖,近三分之一为移行上皮覆盖。女性尿道短,长约3~5cm,在耻骨联合与阴道间斜向前下,开口于阴道前庭。尿道周围腺常见于尿道外口附近,尿道中段偶见,而近尿道内口处偶有少数腺体。
二、病理
女性尿道远侧2/3覆盖鳞状上皮,近侧1/3覆盖移行上皮,偶亦见尿道生长皆覆盖鳞状上皮。尿道周围腺常见于尿道外口附近,偶见于尿道中段,近尿道内口处偶有少数腺体。尿道癌起源不同而呈不同病理类型。国内11组病人共73例的病理类型为鳞状上皮癌34例,腺癌28例,移行上皮癌4例,鳞腺混合癌4例,未分化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
临床上一般分为远段和近段尿道癌:无段尿道癌发生于尿道远侧1/3,肿瘤可以发展为全尿道癌;位于尿道中段或近段的肿瘤很难排除尿道其他部位亦受累,尤其当肿瘤很大并累及邻近结构时,应考虑为全尿道肿瘤。尿道癌有时发生于尿道憩室内。
尿道癌恶性度一般按3级分类,Ⅲ级恶性度最高。远段尿道癌的级通常较低,全尿道癌较高。
三、症状
以老年妇女多见,50岁以上发病居多,症状有尿道流血、
血尿,其它症状有尿频、
尿痛、排尿时烧灼感、排尿困难及性感不快等。可感到或触到局部肿块。
如果肿瘤坏死、溃疡及感染时见尿道或阴道流出黄色及血性臭味分泌物。晚期尿道癌主要症状为体重减轻,骨盆痛,尿道周围脓肿,
尿失禁,形成尿道阴道瘘以及尿潴留。位于尿道远段的肿瘤早期可见
乳头状肿物及表浅的小溃疡,逐渐发展成菜花状肿块突出于尿道口,肿瘤表面有溃疡及出血、硬度不一。近段尿道肿瘤局部有肿胀感、变硬、压痛。经阴道触诊可估计病变范围。位于尿道近段的肿瘤呈尿道弥漫性浸润,取活检做病理切片可以确诊。
四、常见治疗手段
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五、扩散与转移
尿道癌常以直接蔓延扩散,近侧侵犯膀胱颈部,远侧侵犯前庭、阴唇及阴道,最后形成尿道阴道瘘。全尿道癌由于恶性程度高向深部组织浸润较快。晚期尿道癌在外观上难与女阴癌区别。远段尿道癌主要经淋巴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近段尿道癌转移至闭孔及髂外、内淋巴结。早诊病人中有20%~57%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而80%为癌转移。文献报告全尿道癌的淋巴转移率较远段尿道癌为高。远处转移部位最常见的是肺、肝、骨和脑。
六、预后
预后与肿瘤大小、部位有关,但与瘤期关系更密切,肿瘤大于3cm及全尿道癌预后差。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报告15例随访结果,生存超过5年的占9例(60%)。病灶局限于尿道,能彻底切除者存活率高。
上一篇:女性尿道癌的治疗措施下一篇:女性尿道癌误诊1例相关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