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家庭应急处理

时间 : 2009-12-01 13:52:04 来源:www.daifumd.com

[摘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家庭应急处理发表:(2007-02-1506:35);最后修改:2007-02-1506:35;
作者:;【阅读:37】【留言】【繁w】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血液在微小血管内凝固,导致播散性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引起严重的微循环机能障碍和止、凝血机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症候群。临床以广泛出血、微血栓形成、休克及溶血为特点。

  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感染、恶性肿瘤、组织损伤及病理产科等。

  [临床表现]

  (1)广泛出血

  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严重者内脏甚至颅内出血

  (2)血栓形成

  累及多个脏器,肾栓塞时出现少尿、血尿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栓塞时出现肝大、肝痛、黄疸、腹水;肺栓塞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时出现昏迷、抽搐及脑水肿。

  (3)休克。

  (4)溶血

  突发高热、黄疸、腰背痛及血红蛋白尿等症状。

  [诊断要点]

  (1)存在易发生DIC的原发疾病史。

  (2)具有引起DIC原发疾病症状和体征。

  (3)多发性出血倾向。

  (4)不明原因顽固性低血压或休克。

  (5)多发生微血管栓塞症状和体征。

  (6)有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微血管病性溶血症状和体征。

  (7)抗凝治疗有效。

  上述3~7中有2项以上临床表现者应高度怀疑DIC存在。

  (8)实验室检查可有:

  ①血小板<100×1000000000/L或进行性下降。

  ②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

  ③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④3P试验阳性或FDP高于20mg/L。

  ⑤血片中破碎红细胞比例超过2%。

  上述实验三项以上异常,结合临床,可诊断DIC。

  [家庭应急处理]

  (1)顽固性低血压或休克患者应平卧位、头稍低、注意保暖。

  (2)有呼吸困难及紫绀者,应保持空气新鲜和通畅,保持室内安静,防止病人因烦躁而加重呼吸困难。

  (3)昏迷及抽搐患者应由专人护理,及时清除患者鼻、口腔内异物或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经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最近更新(2006-05-31)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反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的试验:①血小板计数:本病中由于血小板大量消耗形成微血栓,故血小板计数减少,②凝血时间: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凝血时间常缩短在5min以内,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