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面部粟粒性狼疮

内外兼施治丹毒面部粟粒性狼疮

时间 : 2009-12-01 02:22:50 来源:56mv.net

[摘要]

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及浅层蜂窝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小腿,其次是头面部。本病不分性别、年龄、季节,均可发病。患处赤热灼痛,迅速向四周蔓延,伴有头痛、恶

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及浅层蜂窝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小腿,其次是头面部。本病不分性别、年龄、季节,均可发病。患处赤热灼痛,迅速向四周蔓延,伴有头痛、恶寒、壮热等全身症状,多反复发作,日久可成象皮腿。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内因血热,外因皮肤黏膜破损,风热湿火邪毒乘隙而侵,两势相搏,郁于皮肤而发病。中药内外兼治,疗效颇佳。

一、内治疗法
休闲居编辑
1.头面部丹毒:多兼风温、风火。宜清热解毒、散风消肿,常用药物:牛蒡子、薄荷、黄连、桔梗、黄芩、升麻、柴胡、板蓝根、陈皮等。

2.腰胯胁肋部丹毒:多兼肝火。宜疏肝泻火、解毒化斑,常用药物:柴胡、龙胆草、知母、黄芩、山栀、元参、生地、双花、连翘等。

3.下肢丹毒:多为湿热瘀阻。宜清热利湿、凉血化瘀,常用药物:双花、玄参、赤芍、板蓝根、牛膝、丹皮、苍术、黄柏、生地、秦艽、防己等。

4.复发性丹毒:多为正虚邪恋。宜化湿解毒、益气通络,常用药物:双花、地丁、野菊花、苍术、黄柏、生薏苡仁、茯苓等。

5.复发性丹毒形成象皮腿:宜活血软坚、利湿消肿。常用药物:当归、赤芍、丹参、牛膝、五加皮、防己、黄柏、山甲等。

二、外治疗法

1.急性丹毒:可用消炎镇痛膏或消炎酊外涂。消炎镇痛膏:白芷、黄柏、大黄、芙蓉叶、鲜马齿苋、芒硝、冰片,上药研末捣碎,调制成软膏外用,一日一次。消炎酊:黄柏、黄连、丹参、马钱子,以75%酒精配制成酊剂外用,一日数次。

2.象皮腿:用活血消肿洗药煎汤熏洗患肢,每日2次,每次约30分钟。主要药物:威灵仙、透骨草、当归、白芷、红花、海桐皮、五加皮、土茯苓、大黄;同时配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丹毒为急性感染性疾病,下肢丹毒多有复发倾向,反复发作可致淋巴管阻塞,形成肢体淋巴水肿,感染较重者可形成败血症。因此,对于丹毒患者应积极治疗,内外兼施,并及时处理原发病灶,如脚癣、外伤等。中药外治具有抗菌消炎、活血消肿、软坚散结作用,疗效独特。外治与内治疗法相互配合,可以显著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防治并举。
上一页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内外兼施治丹毒面...”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面部粟粒性狼疮疾病

病理检查:表皮可见棘细胞空泡变性,基底细胞色素增加,真皮中,下部有典型的结核结构,周围是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中央是干酪样坏死,浸润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变性或消失,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