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及预防
2004年06月02日00:00:00
1、
隐睾的处理 睾丸在胚胎发育期间从肾下方逐渐下移,经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各种因素的异常,包括内分泌、遗传和机械因素都可影响睾丸停留在下降的途中而形成隐睾,由于隐睾有影响生育和造成睾丸恶变等不良后果,所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足月生产的男婴中有3.4%的睾丸不位于阴囊中,大多数男孩在1岁以前睾丸自行降于阴囊中。到1岁时隐睾的发病率只有0.8%,给予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约1/3的病人的睾丸可下降至阴囊,不下降的病人应手术治疗。大多数专家认为早期(2岁以前)手术治疗和激素治疗,有助于改进精原细胞数及青春期以后的生精,而成年后再手术只是防止睾丸恶变,但不能恢复生育功能。 2、流行性腮腺炎性
睾丸炎的危害 该病一般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一周左右,偶然也可在腮腺肿胀前或同时发病。据统计12-18岁的男孩得腮腺炎的约20%并发睾丸炎,其中约1/4可因睾丸炎造成不育。 3、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与精子活动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对男性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患密切相关的男性不育,已确定属于该范围的有:纤毛不动综合征,Young氏综合征及囊性纤维化。幼时就存在有慢性
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肺炎、呼吸道分泌液粘稠阻塞等症状,可并存精子鞭毛摆动障碍、附睾梗阻、精道梗阻而造成不育,常与遗传有关。 4、男性生殖道感染与不育 男性生殖道感染广义上来说属性传播性疾病。由于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的蔓延,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继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男性不育。继发于淋病或结核感染的附睾炎、睾丸炎是公认的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最近研究证实,抗精子抗体产生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生殖道感染时抗精子抗体检出率47%,明显高于非感染者(5%)。因此,有人认为男性生殖道感染引起不育的机制,可能就是由于抗精子抗体造成的免疫反应所至。 5、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1)高温影响:精子在睾丸中生成最佳温度为34℃,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温度升高可抑制精子的生成。普通的如隐睾、回缩性睾丸、急性发热、穿紧身裤、电热毯、热水浸浴、桑拿浴、高温作业等。电磁、超声等产生的热效应与普通热相似。 (2)放射损害:放射能对睾丸造成损害,即使几个拉德的X射线或r射线照射也可引起精子数量的变化,损害程度与剂量、剂量率,照射方式及年龄相关。剂量大,接触次数多,直接照射睾丸,年龄轻者损害大。 (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已有迹象提示环境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对男性生育有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90年代男性精液质量较70年代下降约20%,男性不育患者发病率在上升,与环境污染因素有关。合成的有机杀虫剂(DDT)有机磷、除莠剂、食物着色剂、亚硝基化合物,镉、硒、砷、汞等的损害生育功能机理尚在研究中。 (4)一些化疗药、精神病药、中枢神精兴奋和抑制药对男性生殖功能有不良影响,其中一些药物主要影响精子的生成,另一些则主要是降低性功能。 (5)营养因素与不育内分泌功能的完整取决于足够的营养供给。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急慢性饥饿,热量的限制,蛋白质的质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会改变内分泌腺体的功能,营养缺乏能改变垂体和睾丸之间的平衡,从而影响生精。但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也是男性生育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睾酮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则上升,这是脂肪组织中睾酮向雌酮转化的缘故。 (6)乙醇既作用于性腺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的双重作用,慢性酒精中毒的男子,雌激素升高,睾酮水平低,可发生
阳痿、生精障碍。酗酒者多并发维生素A、锌的缺乏而影响精子生长。因酒精对前列腺刺激作用使精液中粘液增加导致精子活动力降低。据统计,男性酗酒者并发睾丸萎缩、不育和性欲降低、阳痿者约占70%-80%左右。 (7)吸烟与男子不育 吸咽不仅可诱发肺癌,导致心血管疾病,而且可以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烟草中尼古丁和多环香烃类化合物,对多种实验动物均可造成睾丸萎缩,精子发生中断,精子形态改变。近年有人认为烟草中存在一种抑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动的物质,该物质有促进精子活动的作用,如受到抑制则精子的活力降低。不吸烟有益男性生育,戒烟有助于生育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