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难产

医网

时间 : 2009-12-01 04:48:08 来源:lady.ewsos.com

[摘要]

难产更多难产相关知识概述病因症状检查治疗预防概述:什么是难产?妊娠足月到分娩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名为难产。古人又称产难。病因:难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扁平骨盆。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横径正常,多为儿童期患佝偻病的结果。2、均小骨盆。骨盆形状正常,但各径线可较正常值缩短2cm以上,因此,它的各个平面都有定程度的缩小。多见于矮小妇女。3、漏斗型骨盆。骨盆入口各径线尚正常,仅中段和出口径线狭小,骨盆壁向内倾斜,骨盆呈漏斗状。4、畸形骨盆。骨盆变形,左右不对称,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性畸形、长期缺钙、外伤以及脊柱与骨盆关节结核病等。5、气血虚弱。孕妇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或产时用力过早,耗气伤力;或临产胞水早破,浆干血竭,以致难产。6、气滞血瘀。临产时过度紧张,心怀化惧,或产前过度安逸,以致气不运行,血不流畅;或感受寒邪,寒凝血滞,气机不利,致成难产。

症状:难产有哪些临床表现?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我国妇女较常见。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3、骨盆个平面狭窄。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为均小骨盆,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4、畸形骨盆。骨盆失去正常形态。

检查:难产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一般检查。注意一般发育情况:身材矮小、胎位异常、初产妇临产前胎头未入盆及(或)有悬垂腹者,都表明骨盆可能狭窄。跛行者骨盆可能倾斜。2、子宫收缩乏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产程一开始,子宫收编就乏力;继发性: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尚正常,当进展到一段时间,子宫收缩逐渐减弱,产程进展不大,甚或无进展)。3、子宫收缩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产妇自觉宫绩很强,呈持续性腹痛,拒按不安,呼痛不已。临床检查,宫颈口不扩张,胎先露不下降,产程延长。4、骨盆测量。骶耻外径<17cm,应怀疑为扁平骨盆;各径小于正常值1.5cm以上者为均小骨盆;坐骨结节间径在7cm以下者,多同时存在中段狭窄,应进一步骨盆内测量。

治疗:难产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处理。在分娩过程中,应安慰产妇,使其精神舒畅,信心倍增,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必要时补液。还需注意产妇休息,要监测宫缩强弱,勤听胎心及检查胎先露部下降程度。2、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3、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4、骨盆三个平面均狭窄的处理。5、畸形骨盆的处理。根据畸形骨盆的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若畸形严重,头盆不称明显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6、针灸。7、气血虚弱:大补气血。8、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化瘀催产。

预防:难产应该如何预防?

1、要做好产前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和处理,是预防难产发生的重要措施。2、遭遇过难产的孕妇不要以为自己有经验而放松警惕。3、家人应当负起协助责任,与医师帮忙,对曾经有难产经验的妇女重建自信心。4、孕妇要以健康、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怀孕、生产。

难产相关文章・臀位分娩就是俗称的难产吗?・精子质量差“难产”宝宝・哪些孕妇可能难产?如何避免难产・怀孕:预防难产在孕期・分娩:避免难产四项法则・孕期补锌预防难产・80后妈妈较容易发生难产・80后妈妈较容易发生难产・避免分娩难产四项法则・避免分娩难产的四项法则好评医生姓名:刘继红
职称:副主任医师
科室:不孕不育
姓名:曹开镛
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男科
姓名:吴阶平
职称:院士
科室:外科
姓名:林巧稚
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西医
专家答疑【更多答疑】白带呈红色是什么原因……回复2009-5-13性交时阴道疼……回复2009-5-13请告诉我是怎么了/急急急!!!……回复2009-5-13不知是不是外阴骚痒……回复2009-5-13阴部有恶臭是怎么回事……回复2009-5-12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医网”相似的文章

更多>>

难产疾病

一般检查注意一般发育情况,身材矮小,胎位异常,初产妇临产前胎头未入盆及(或)有悬垂腹者,都表明骨盆可能狭窄,跛行者,骨盆可能倾斜。 骨盆测量 骶耻外径<17cm,应怀疑为扁平骨盆;各径小于正常值1.5cm以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