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难产

好难产的“物业税”!!!

时间 : 2009-12-01 16:15:58 来源:shbbs.soufun.com

[摘要]

业主论坛 上海房地产门户 搜房网

 以下内容是我摘自新浪网的一篇文章,为了节省朋友们的时间作了一定的删减。朋友们看后一定不会再对近期可能开征物业税忧虑多多啦。
而我的第一感觉是出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一个在我们看来不太要紧的问题涉及面其实往往很广。这又让我联想到了从“养路费”到“燃油费”的改制,合理吗?我认为太合理啦,但多少年都过去啦,该成了吗?
下面朋友们就看看吧!
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到的税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无论复杂程度如何,都毕竟有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可控的实施方案。惟有物业税的开征,在理论上有若干问题存在争议,实施层面上的细化也相当繁琐。
除了牵涉到房地产商的利益,物业税的开征和每个拥有住房的居民都密切相关,“试点不好,会让政府麻烦不断。”如此烫手的山芋哪个地方政府都不愿意接。
税务部门不可能挨家挨户去讨物业税,因为征收成本会变得太高。如果居民拒交或交不起物业税,是不是要有法律上的制裁措施?如果有,由谁来执行?
“对于价值变动的财产税,我国税务系统的征收执法水平还不够,从实施的角度说,物业税还不到试点的时候。”
“另一方面,房地产估价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麻烦制造源’。”
按照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的公开表述,要对房地产实行按评估价值征税。但怎样评估和由谁来评估是问题的关键。“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建立,还是由国家税务总局来建立?”看来两者无论怎样抉择都不理想。
新税种的开征是一定意义上的立法行为,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中介机构还不是很健全,“如果税额的大小由中介机构来左右,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国家的税权。”此外,这样的中介机构究竟是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还是纳税人指定?同样的房产,必然会因为寻求不同的中介机构,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而这直接影响到居民缴纳的物业税税额。
但若不依赖中介机构,由税务部门担起评估职责,需要增加多少人力成本?因此,“评估的问题不解决,物业税试点也无从谈起。”

  但也有人“可以针对某个地区3或5年内的房地产均值确定物业税税率,而不必每家每户进行评估。”
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税种,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值随不动产的升值而提高。
财政部税政司官员曾对媒体表示,物业税开征之前,会对老的房地产采取过渡措施。财税专家也提出了几种考虑方案,其中之一是对新房和旧房采取不同的税率和征税办法。但即使新房旧房采取不同的物业税税收标准,也难免出现不合理和不公允的现象。因为税改前购房的业主已一次性交齐购房的所有税费,政府现在不可能退还已经收缴的税费,却反而会出现重复征收物业税的问题。
此外,因为牵涉到房改的进度,物业税的过渡措施将更加难以施行。因为在我国住房从实物向货币化分配的转化过程中,“本来就存在实物与货币分配的权力不均等。”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住房私有化率中约85%的住房为公房转化为私有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活跃,但商品房供给的总量在全部住房总量中占比较低。”因为真正的商品房普及率还不高,物业税如果只对新购商品房征收将会造成很大的社会不公。而有些产权不清的公房,居住者不可能愿意承担物业税。
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水平及税负承受能力,制订差别性的物业税收政策。如对住房水平高的实施较高的税率,对于住房水平低的实施减免政策,尤其是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普通住房等住户可以免缴物业税,以维护其住房权利。
对于自用房屋,建议采取一家人拥有第一套房屋免税、第二套房屋交税的方式征收。在目前物业价值评估体系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房屋原值扣除30%作为“应纳税物业价值”,税率不宜高于0.5%。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好难产...”相似的文章

更多>>

难产疾病

一般检查注意一般发育情况,身材矮小,胎位异常,初产妇临产前胎头未入盆及(或)有悬垂腹者,都表明骨盆可能狭窄,跛行者,骨盆可能倾斜。 骨盆测量 骶耻外径<17cm,应怀疑为扁平骨盆;各径小于正常值1.5cm以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