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2:09:19 来源:www.80075.com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 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 控制惊厥,降低颅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所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此种疾病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而且是致儿童伤残的病因之一。2003年1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0例,治愈170例,治愈率达85%。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HIE患儿200例中,男120例,女80例;根据HIE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轻度85例,中度60例,重度55例;CT显示125例不同程度的脑水肿、低密度,75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 2结果本组200例HIE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170例。 3病情观察与护理 3.1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先将HIE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上,必要时用暖箱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保温,根据患儿日龄、体重及体温及时调整箱温至中性温度,保持体温在36℃~37℃,每4h测1次体温。因体温过高对缺氧不易耐受,过低不利于脑组织代谢,所以应保持患儿体温稳定。 3.2迅速纠正缺氧 患儿因围产期窒息缺氧,已受损的脑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必须及时吸氧。血氧饱和度保持PO2在90%~95%之间。根据情况予以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患儿缺氧症状改善后,呼吸平稳,全身皮肤红润,可停氧气吸入。持续供氧一般不超过3天。高浓度、持续过量吸氧易致氧中毒。可引起肺水肿、肺不张、晶体后纤维增生等。病情稳定后加用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04kPa,5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以提高PO2减轻脑水肿。 3.3适量供给葡萄糖 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几乎全部来自葡萄糖氧化,但脑组织本身不存在储糖原,代谢所需能量主要靠血液中能量供应。窒息缺氧、脑血流减少时,其代谢障碍加重脑组织的损害。患儿血糖应控制在正常值即5.4mmol/L,并根据血糖调整输液速度,可用微量注射泵24h均速滴入3~5ml/(kg・h),预防发生低血糖。 3.4颅内高压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内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前囟紧张、隆起,颅缝增宽,患儿嗜睡,易激惹,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改变。重度患儿可出现脑干损伤症,应及时应用脱水剂,力争在24~72h内使颅内压下降。静脉注射甘露醇时,要防止药液外渗致组织水肿、坏死,如不慎外渗,立即湿敷50%硫酸镁,以免组织坏死。 3.5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 推迟喂奶48h,抬高患儿头肩部15°~30°,尽量少搬动患儿,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轻柔,技术娴熟,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等变化。 3.6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惊厥的表现 护理中尽量减少可引起惊厥的诱因,如患儿有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立即处理,避免进一步发作。如患儿出现眼球震颤或斜视、眨眼、吸吮、咀嚼、屏气、四肢摆动或强直性伸展,局部或全身痉挛等惊厥症状时,应立即止惊,因频繁抽搐会加重脑细胞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Tags:本文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6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上一篇:上一篇:套筒冠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临床观察论文下一篇:下一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