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病因及症状

时间 : 2009-11-30 09:27:18 来源:qztp.atfck.com

[摘要]

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随子宫下段的逐渐伸展、宫颈管的逐渐消失、宫颈口逐渐扩张而改变。因此,前置胎盘的分类可随妊娠的继续、产程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临产前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可困临产后官颈口扩张而变为部分性前

【病因】

  【前置胎盘的临床分类】

  按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分为3种类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盘(completeplacentaprevia)或称为中央性前置胎盘(centmlplacentaprevia)宫颈内口全被胎盘覆盖。

  2.部分性前置胎盘(partialplacentaprevia)宫颈内El部分被胎盘覆盖。

  3.边缘性前置胎盘(marginalplacentaprevia)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但未超越宫颈内口。

  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随子宫下段的逐渐伸展、宫颈管的逐渐消失、宫颈口逐渐扩张而改变。因此,前置胎盘的分类可随妊娠的继续、产程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临产前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可困临产后官颈口扩张而变为部分性前置胎盘。故诊断时期不同,分类也可不同,目前均以处理前最后一次检查来确定其分类。

  【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

  特点为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可伴有因出血多所致的症状。

  1.无痛性阴道流血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突发性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典型症状。妊娠晚期子宫峡部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而临产后的宫缩又使宫颈管消失而成为产道的一部分。但附着于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的伸展,与其附着处错位而发生剥离,致血窦破裂而出血。初次出血一般不多,但也可初次即发生致命性大出血。随着子宫下段的逐渐拉长,可反复出血。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发生在妊娠28周左右,出血频繁,出血量也较多;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晚,往往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初次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部分性及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胎膜破裂后,若胎先露部很快下降,压迫胎盘可使出血减少或停止。

  2.贫血、休克反复出血可致患者贫血,其程度与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持续时间呈正比。有时,一次大量出血可致孕妇休克、胎儿发生窘迫甚至死亡。有时,少量、持续的阴道流血也可导致严重后果。

  3.胎位异常常见胎头高浮,约1/3患者出现胎位异常,其中以臀先露为多见。

  4.症状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出血是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位于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导致前置部分的胎盘自其附着处剥离,使血窦破裂而出血。初次流血量通常不多,剥离处血液凝固后,出血可暂时停止,偶尔有第一次出血量多的病例。随着子宫下段不断伸展,出血往往反复发生,且出血量越来越多。阴道流血发生时间早晚、反复发生次数、出血量多少与前置胎盘类型关系密切。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初次出血时间早,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频繁,量较多,有时一次大量出血使患者陷入休克状态;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发生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出血量也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破膜有利于胎先露部对胎盘的压迫,破膜后胎先露部若能迅速下降直接压迫胎盘,出血可以停止。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流血,患者出现贫血,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还能导致胎儿缺氧、窘迫,甚至死亡。

  5.体征患者一般状况随出血量而定,大量出血呈现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腹部检查见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因子宫下段有胎盘占据,影响胎先露部入盆,故先露部高浮,约有15%并发胎位异常,尤其为臀先露。临产时检查宫缩为阵发性,间歇期子宫完全放松。有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听到胎盘杂音。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前置胎盘的病因及...”相似的文章

更多>>

前置胎盘疾病

1、阴道检查 一般只作阴道窥诊及穹窿部扪诊,不应行颈管内指诊,以免使附着该处的胎盘剥离引起大出血,若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甚至危及生命,阴道检查适用于终止妊娠前为明确诊断并决定分娩方式,必须在有输液,输血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