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2:21:33 来源:www.dcjktea.com
北京东城中医院,风湿病专业医院,特色科室有:风湿科,妇科,肿瘤科,中医疑难病科等。中研名医堂特约专家:冯兴华,危北海,孟竞壁,汤嗣标,王肃季,方中等中医名家每天出诊,提前预约享受挂号费半价优惠.
缺血性心肌病应该如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为这类心肌病大多是由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甚至是弥漫性病变引起的心肌广泛缺血.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另外还掺杂有心肌顿抑和冬眠心肌.从而导致严重心肌功能失常.心脏呈球形扩大和(或)心力衰竭.下面仅是关于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的进展的一个简要综述.一.心脏移植术药物对重症晚期冠心病.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20%的病人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这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并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或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为此.迫切需要从心脏移植手术以外寻找其他治疗办法.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桥梁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缺血性心肌病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手术成功率就越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最近.McFall对20例缺血性心肌病(LVEF为27%)病人在CABG前后应用PET检测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病人的LVEF改善程度.Tian指出.对左室功能严重受损病人.目前进行高危性血管重建的比率正在增加.Tian对1990-1998年期间的7275例接受CABG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51例LVEF<20%.适于接受心脏移植.将接受CABG者与163例接受心脏移植病例比较.1年生存率CABG组(71.9%)与心脏移植组(66.3%)无显著差异.术后平均26个月.大多数病例心功能由Ⅲ级改善为Ⅰ级.CABG组围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26例.应用左室辅助装置3例.体外膜肺氧合1例.以上结果提示.对缺血性心肌病.有存活心肌和可移植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手术的危险是可接受的.但对这些病人应预见到在围术期可能随时需要进行循环支持.三.房室瓣成形或置换术Gangemi于1993-1998年比较研究了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问题.这类病人若用药物治疗.1年生存率不到20%;而能接受心脏移植者有限.研究者将这类病例(LVEF<25%)分组进行比较.Ⅰ组为伴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接受二尖瓣修复和CABG患者;Ⅱ组为仅接受CABG患者;Ⅲ组是1993年以来接受心脏移植的140例患者.比较结果显示.住院死亡率Ⅰ.Ⅱ.Ⅲ组分别为6.3%.4.1%和8%;而术后LVEF在Ⅰ组无变化.而Ⅱ组则平均提高11.7%.四.心室减容术心室减容手术是1996年Batista首先用于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Kon-ertz于1995~1998年.连续对49例心肌病(其中包括33例缺血性心肌病)进行了部分左室切除(Batista)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Ⅲ~Ⅳ级.进行Batista手术的标准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为150ml/m~2.LVEF<20%.或左室舒张末期直径超过70mm.左室直径从术前71mm减至56mm.LVEF增至36%.90%病例心功能改善到Ⅰ和Ⅱ级.Konertz认为.左室减容术可以使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须对心脏合并病变同期处理.五.聚脂网心室包绕术Raman最近报告了应用特制的聚酯网作心室包绕(ventricularcontain-ment).作为缺血性心肌病一种附加的治疗手段.研究者在对心衰动物进行研究基础上.随之对5例有心衰症状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CABG后应用特制聚酯网进行心室包绕作Ⅰ期临床观察.并对4例有心肌瘢痕者作了成形手术.结果显示.无手术死亡.术后LVEF值由(27.2±6.6)%上升至(35.2±12.6)%.左室舒张末直径由(63.2±1.6)mm缩小至(50.6±5)mm.无舒张功能不全或心包缩窄征象.平均随访180天.心功能由术前Ⅲ级恢复到Ⅰ级.术后6个月CABG移植物均通畅.Raman指出.应用特制网约束心室对有心衰的手术病例可作为一种附加手段.这种附加术式的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评估.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