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阅了几本书,复位手法中有的说屈曲+旋后,有的说是屈曲+旋前
我见过老师复位是旋前的,而且一次成功。
请问各位老师,复位手法到底是旋前还是旋后呢?
还有,复位后三角巾悬吊的必要性大不?孩子马上没有问题了,是不是可以不悬吊,只是指导家长两周内不牵拉行不行?我们好象都是旋后固定,悬吊应该是必要的,让软组织环状韧带修复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请各位老师指教复位手法时应该是做旋后运动,我认为复位后不必要悬吊,即使你做了悬吊小孩也不配合。两周内不牵拉就行了。屈肘20度,前臂旋后即可复位,最好悬吊,大了就好了忽然想明白了,其实旋前旋后都能够实现复位,取决于起始位置,是不是?个人体会:
大部分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比较容易,屈肘,前后旋转前臂多可复位,到不是非得向一个方向旋转,不然旋前(或旋后)到最大角度还没有复位的怎么办呢?不还得向相反的方向再旋回去吗?
另外有少部分光旋转不能复位的,可能是环状韧带卡压的比较厉害,这时候可以要助手固定臂部,操作者握前臂向肘关节适当加压并旋转,几乎都能复位,可能原因是加压后关节间隙减小,韧带易被挤出。
复位时多可体会到轻微弹响感。
悬吊到不必,也很难配合,告诉家长避免牵拉,保护好就可以了。谢谢巫巫的回复。本人体会,前臂屈曲旋后均能复位,小儿无需悬吊,两周内注意保护即可。旋后是理论的做法,实际中不要太计较。你可以把复位过程想象成把一个棍子的头挤进一个橡皮圈(环状韧带),来来回回旋几下钻进去。
悬吊,一般小孩做不到依从。所以指导家长如何预防再脱位是关键,包括如何穿脱衣服,如何拉手。那么具体怎么指导家长呢?穿脱衣服,牵手需要注意什么呢?大哥!最重要的是防治暴力牵拉,尤其是防止大人牵着孩子的手孩子突然跌倒就会导致脱位。还有就是孩子之间打闹。那穿衣服有什么要注意的呢?穿衣服:穿时伤手先穿,脱时伤手后脱,保持伤肢自然垂下不被大人向后上拉起。本人题会,手按挠骨小头,屈肘,旋前旋后,听到响声后,既已复位。左手按挠骨小头,屈肘,右手旋转手腕部,听到响声后,既已复位。上一篇:【求助】大家谁了解制冰机YN-55P的性能下一篇: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校友录之――你现在还好吗?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医学资料相关内容・美语_阶梯式语调发音介绍by美髯之・抗艾药物市场分析预测(zhuan)・【请教】呼吸内科博士・Re:【分享】执业药师考试资料(取消限制)・Re:长托宁救治有机
磷中毒技术・Re:《中国药理学报》2006年12期目次・【请教】怀疑
肺栓塞・【求助】病历摘要:女孩3岁2月,因反复
惊厥伴发热3小时急症入院・【求助】我感觉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