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时间 : 2009-11-30 03:48:07 来源:www.moidu.com

[摘要]

・桡神经损伤疾病介绍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

・桡神经损伤疾病症状

・桡神经损伤疾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肱骨骨折。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其损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
2、手术不慎。
3、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桡神经损伤疾病体征

一、本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临床表现:
(1)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饥肱桡饥桡侧腕长短伸饥旋后饥伸指总饥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其他伸肌均瘫痪。
(2)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二、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肘以上完全性损伤者,不能伸腕、伸拇、伸指及外展拇,呈垂腕畸形。手背虎口处感觉障碍。
3.肘以下完全性损伤者,感觉无影响,不能伸拇、外展拇及伸指,无垂腕畸形。
4.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桡神经损伤疾病化验检查

本病主要是进行常规物理检查。最常进行的是神经-肌电图检查:
运动神经元的单次发放冲动可引起其轴突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同步收缩,所记录到的电位即MUP。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使一个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产生一个MUP;但在失神经的肌纤维中就不复如此,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在2周后,对乙酰胆碱的灵敏性增大,可达到正常的100倍。它们会自发地发放电位,也就是纤颤电位。神经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肌电图的异常只能证明神经原性损害,而神经电图改变则使损害定位更为明显。MCV对周围神经外伤很敏感,与运动纤维粗纤维易受伤有关。
根据神经肌电图表现明确损伤性质:
①完全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MUP,CMAP、SNAP、MNCV均消失;
②严重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MUP,CMAP波幅下降、SNAP下降或消失、MNCV减慢或消失;
③不全损伤: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减少、CMAP下降、SNAP下降、MNCV正常或减慢。

・桡神经损伤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与以下两个疾病进行鉴别:
1、尺神经损伤:尺神经受伤后,除手部尺侧皮肤感觉消失外,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拇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2、正中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偶可引起正中神经挤压性损伤,骨折复位后往往能自行恢复。受伤后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桡神经损伤后,主要能引起以下的一些并发表现:
1、前臂不能旋后;
2、手指不能伸直;

3、拇指不能外展.

・桡神经损伤疾病的治疗

在治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2、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3、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参与讨论,获得分享!谈谈你对此疾病的认识与了解,和关注的朋友一起分享!已有0位网友参与了讨论!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桡神经损伤”相似的文章

更多>>

桡神经损伤疾病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本病主要是进行常规物理检查,最常进行的是神经-肌电图检查: 运动神经元的单次发放冲动可引起其轴突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同步收缩,所记录到的电位即MU P,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使一个运动单...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