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3:57:57 来源:www.labmed.cn
,血液流变,学术论文,检验医学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非孕健康女性30例,年龄20~30岁,平均25.2岁。随机选择无心、脑、肝、肾、脾以及高血压的健康单胎孕妇30例,年龄24~29岁,平均25.9岁。妊高征28例,年龄24~34岁,平均24.6岁。
1.2 方法 晨空腹采血,肝素抗凝血4ml,枸橼酸钠抗凝血1.3ml。使用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FASCO-3010型于37°C测定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RE)、血程方程K值(Kesr)。库尔特Futars全自动凝血因子测定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g)。25°CWintrobe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常规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
1.3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用
2 结果
2.1 妊高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低、高切变的全血粘度增高分别占17.9%、36%,ηp明显增高为100%,均值P<0.001,增高有极显著意义。HCT明显减低,P<0.01,ESR明显增快占88.9%,P<0.001,RE91.0%,Kesr94.4%增高,P<0.01,Fg增高占94.4%,P<0.001。
2.2 妊高征与正常晚孕妇女血流变指标比较,高切ηb增高(P<0.01),低切ηb、RE增高(P<0.05),ηp、ESR、Kesr、Fg亦增高(P<0.001)。
2.3 妊高征的胎儿发育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胎儿,本文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不全6例,占21.42%,其中1例畸形;胎儿窘迫7例占25%;死亡1例,占3.57%。正常妊娠对照组的胎儿无一例上述变化,正常发育为100%。
表1 妊高征与晚孕、非孕健康女性各血流变参数结果(
mPa・s测定项目
妊高征晚孕非孕ηb(低切)(mPa・s) 11.55±4.17Δ 8.38±1.03 8.21±2.59ηb(高切)(mPa・s)7.55±1.54ΔΔ4.42±1.034.24±0.74RE4.81±0.995.09±2.26ηp(mPa・s)1.74±0.211.55±0.15HCT(%)36.62±0.0338.00±1.98ESR(mm/h)40.18±11.3228.14±9.60Kesr101.65±35.8575.30±34.63Fg(g/L)4.60±0.453.00±1.00与正常晚孕比较 ΔP<0.05,ΔΔP<0.01,ΔΔΔP<0.001;与正常非孕比较 *P<0.05,**P<0.01,***P<0.001。3 讨论
3.1 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深入,正常妊娠血液粘度变化有了进一步认识,ηb在妊娠全过程中呈“V”字型曲线;ηp随着妊娠的进展持续上升至足月;HCT妊娠早期明显下降,孕30周时最低,然后缓慢上升至足月;Fg持续上升至足月。全血粘度及其影响因素,随着孕期特有的生理性变化产生相应的血液流变的变化,以保证母体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1,2]。
3.2 重度妊高征ηb在高、低二种切变率下皆可升高,ηp、RE、HCT、Fg皆有增高,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一般认为微循环中小静脉及微静脉区属低切变区。人胎盘绒毛间腔中血液循环是低切变区。妊高征时低切变全血粘度增高,直接影响胎盘灌注,造成缺血缺氧,有害于胎儿新成代谢的正常进行和生长发育,临床上常致死胎、死产和胎儿宫内生长迟缓[3,4]。缺血缺氧使红细胞表面膜受损,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红细胞电泳及变形能力,导致胎儿血粘度增加[5]。围产期病死率、发病率均高于正常发育的胎儿,而且影响婴儿以后体格及智能的发育[6]。
3.3 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流关系具有良好的一系列的相关性。肝及免疫系统成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浓度逐渐上升;造血系统的成熟,可使HCT增加,所以ηb和ηp增高;紧张状态可以引起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形成恶性循环,高粘滞血症导致胎盘灌注减少,缺氧进一步增加,继续刺激红细胞生成。众所周知,胎儿成熟迟缓增加了分娩时胎儿窘迫的危险性,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粘滞血症末梢血管阻力增大,加大了胎儿心脏劳损,缺氧加重,形成高粘血症恶性循环,成为胎儿分娩过程中窘迫的原因。
高粘血症与DIC缺氧更加严重,胎儿血液循环易患血栓形成及出血。国外文献记载:提出恢复正常血容量,降低HCT和高血粘度,通过增加末梢血流来改善先兆子痫[7,8]。
参考文献
1 沙金燕,易冰,肖形贯.正常妊娠中晚期血液流变学变化.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3):279~281
2 BaderRA,BadderME,RoseDJ.etal.HaemodynamicsatrestandduringexerciseinnormalpregnancyasstudiedbycardicCatherisation.JClinInvest,1995,34:1524~1536
3 姜永,舒沪英.活血化瘀方药防治不均称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3):157
4 卢云石.妊高征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4):183
5 贾兰,田时雨.脑缺血急性期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实验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7,17(1):5
6 王钦明.胎儿宫内发育.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2):66
7 MacleanAB,DoigJR,AickinDR.Hypovolaemia,pre-eclampsiaanddiuretics.BrJQbstetGynaecol,1978,85:597~603
8 McGrathMA,PennyR.Paraproteinaemia:hyperviscosityandclinicalmanifestation.JClinInvest,1976,58:1155~1162
文章录入:风清扬责任编辑:风清扬上一篇文章: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临检尿液干化学分析技术进展小红细胞对不同血细胞分析
>>细菌优化抗生素治疗――抗生素3740例颅脑术后脑脊液培养
>>细胞肝细胞性肝癌AFP-mRNA检测胸腹心包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