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4:35:49 来源:www.kq88.com
第一鳃裂囊肿和瘘管16例临床分析,牙体牙髓 牙周病 儿童牙病 口腔粘膜病 口臭 牙龈出血 补牙 牙疼 牙痛 口腔溃疡 蛀牙 口疮
作者:张建成 马志昆 游赐汀 文章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7-4-214:54:41 【博客】【论坛】【投稿】【打印】【关闭】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收集了我院1980年至1997年的鳃裂囊肿或瘘管共59例,其中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管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发病情况: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管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3岁;病史最长50年,最短1个月。第一鳃裂囊肿7例,瘘管9例。1例瘘管患者有家族史,其父亦为第一鳃裂瘘,未治疗。 临床表现:第一鳃裂囊肿均为腮腺区渐进性肿物,瘘管大多为先天性耳周围瘘与外耳道相连,少数为病史较长囊肿继发感染破溃或被外院切开引流成瘘者。检查12例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管的内容物,其中豆渣样物8例,褐色及浅黄色液体各2例。 诊断:7例第一鳃裂囊肿患者,有5例被误诊。误诊为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各2例,血管瘤1例。诊断符合率仅为14.3%(另1例术前未作诊断)。9例第一鳃裂瘘仅有1例误诊为下颌骨骨髓炎继发皮瘘。 治疗:行第一鳃裂瘘单纯切除术者5例,术后复发3例(2例外院手术)。行保留面神经第一鳃裂瘘或囊肿切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者8例,未见复发。余因感染等原因仅做造影而未手术。 二、讨论 1.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的成因 鳃裂囊肿或瘘的成因一直有两种学说,即鳃裂组织残留学说和颈部淋巴结的腮腺上皮迷入学说。1832年Ascherson继Hunczoveky描述颈侧囊肿之后,首先提出该囊肿来源的“鳃裂理论”,认为囊肿发生在胚胎期鳃器部位,是咽裂不全消失所致[1]。由鳃弓、鳃裂和鳃囊组成的鳃器只在胚胎的3~7周内存在,第一鳃裂将形成外耳道,是唯一不消失的鳃裂,故第一鳃裂囊肿比瘘管更少见[2]。Bhasker(1959)指出,鳃裂囊肿就是囊性化的淋巴结,是颈部淋巴结内上皮囊性退变的结果[1]。Bhasker等复查了468例颈侧囊肿的病理标本,其中452例囊壁含淋巴组织。认为腮腺上皮与淋巴组织邻近,可能迷入淋巴结内,鳃裂囊肿可能来源于这些结内迷入上皮。建议改称鳃裂囊肿为“良性囊性淋巴结”或“良性淋巴上皮性囊肿”[3]。Hupple等(1958)认为,鳃裂瘘具有遗传倾向[4]。本组有1例第一鳃瘘患者有遗传倾向,证明了该观点。 2.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的诊断 第一鳃裂囊肿和瘘管位于舌骨之上,管道经下颌骨表面穿腮腺组织(在面神经表面或深侧),上端开口于外耳道[2]。虽然面神经是第二鳃弓组成部分,但在胚胎时第二鳃弓发育迅速,向上覆盖第一鳃弓区域,所以第一鳃裂囊肿和瘘管与面神经关系密切[5]。由于第一鳃裂囊肿较少见,且大多位于腮腺深叶,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易误诊。本组鳃裂囊肿或瘘内容物为豆渣样者8例,占检查的66.67%(8/12),说明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的内皮多含皮肤附件结构。鳃裂囊肿和瘘的囊壁和管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形成淋巴滤泡、淋巴窦,其周围常有增大的淋巴结,故当患者上感时,引起囊肿和瘘管骤然增大[5]。本组患者发病前有上感史者9例,支持此观点并供诊断参考。 3.第一鳃裂囊肿或瘘的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鳃裂囊肿及瘘的最佳方法,而切除彻底是防止复发的根本所在。本组16例第一鳃裂囊肿或瘘术后复发者3例(外院2例),第一次手术均为瘘管单纯切除术而未作腮腺切除。连同腮腺一并切除者未见复发,故作者主张,经造影检查确诊与腮腺关系密切者应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或全叶及第一鳃裂囊肿或瘘切除术。术中除了保留面神经外,还应注意完整切除被软骨包绕的部分瘘道;对突入咽旁的囊肿应将囊壁彻底摘除。
责任编辑:姚红祥
上篇文章:碘伏液作窦道通过术的临床疗效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