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

时间 : 2009-11-30 09:53:34 来源:www.yongyao.net

[摘要]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是由沙门菌属中的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属中的副伤寒杆菌(包括副伤寒甲乙丙)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为多以青少年和儿童多见40岁以上的成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是由沙门菌属中的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属中的副伤寒杆菌(包括副伤寒甲、乙、丙)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为多。以青少年和儿童多见,40岁以上的成年病例较少,病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

  伤寒、副伤寒杆菌主要从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排出,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或蟑螂等媒介而传播,经粪―口途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副伤寒以食物传播最常见。

  [临床特征]
  1.伤寒症状在感染后8―14日逐渐开始,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喉痛、便秘、没有食欲以及腹痛和触痛、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等,部分患者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体温在2―3日内缓慢上升,持续在39―40C约10―14日。此种持续发热常常伴有相对缓脉或重脉。严重病例可发生谵妄、神志错乱或昏迷。约10%的病例在病程第2周胸部和腹部出现小的粉红色疹子,持续2―5日。多数患者可出现脾大,一半患者也可肝大、肝功异常,称为中毒性肝炎。肠出血、肠穿孔等临床症状多发于病后3―4周。

  2.副伤寒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极为相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不一样。副伤寒丙有3种症状。
  (1)伤寒型;症状同伤寒。
  (2)急性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约2―5日即可恢复。
  (3)脓毒血症型;主要表现为脓毒血症症状。发病急、寒战、高热,发热不规则,常伴有化脓性并发症。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治疗的早晚、是否有并发症有关。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病死率可从20%下降到1%左右。

  [非药物治疗]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2周可轻度活动,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无渣易消化的饮食,让患者多喝水。高热患者适当应用物理降温,不宜滥用退热药,以免虚脱。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1.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可提高治愈率。
  2.处方举例
  首选氯霉素:1―1.5g/日,分3或4次口服,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7―10日。
  复方新诺明:4片/日,分2次口服,疗程2―3周。
  氨苄青霉素:每日80―100mg/kg,分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疗程2周。
  氟哌酸:0.4―0.6g/日,分3次口服,用药后3日热退。
  对毒血症患者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rug/日,静脉滴注2―3日;或泼尼松,口服,20―40mg/日,可缩短发热期。

  3.注意事项
  (1)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喹诺酮类、氯霉素、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磷霉素等。
  (2)有明显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抗生素治疗的配合下使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口服,疗程不超过3日。
  (3)兴奋狂躁可适量应用地西泮、氯丙嗪、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伤寒和副伤寒|”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伤寒与副伤寒疾病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