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3:44:02 来源:web1234.cn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上颌窦癌的发病率约为全身恶性肿瘤的0.7%~2.5%左右,占鼻及鼻副窦肿瘤的70%~80%。好发于40岁~60岁的年龄段,以男性多见。上颌窦癌主要为鳞状细胞癌,次是腺癌、囊腺癌或未分化癌。颈淋巴结转移常见于晚期病例,约为18%左右。
①放疗前必须检查项目
(一)全面的体格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血、尿、粪。
2、血清学检查:肝、肾功能加生化全套、HbsAG、HIV。
(三)影像学检查
鼻腔、副鼻窦、颅底及口咽部的CT或MRI,胸片,双颈部B超,腹部B超(检查肝、脾、胰、肾、肾上腺、腹膜后)。
(四)病理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
(五)其它检查
心电图,必要时选择其它相关检查。
二、临床分期(采用UICC1997年的TNM分期法)
T1肿瘤局限于上颌窦粘膜,骨壁无侵蚀或破坏
T2肿瘤侵蚀或破坏前下结构,包括硬腭和/或中鼻道
T3肿瘤侵犯以下任何一部位:颊部皮肤、上颌窦后壁、眼眶底或眼眶内侧壁、前组筛窦
T4肿瘤侵及眼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何一个部位:筛板后组、筛窦或蝶窦、鼻咽、软腭、翼腭窝或颞窝、颅底
N0局部淋巴结无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转移,最大直径≤3cm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但≤6cm。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c双侧或对侧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
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价(疑有远处转移)
Ⅲ期T3N0M0;T1~3N1M0
Ⅳ期T4N0M0;任何T,N2~3M0;任何T,任何N,M1
三、放射治疗
1、模拟定位:病人仰卧位,面罩固定,激光摆位,模拟机下摄片,根据CT显示的病灶情况及临床检查情况,确定靶区。采用正侧两野,正侧两野必须采用楔形滤过板,楔形板角度及两野剂量分配须经TPS确定,一般采用30~45°楔形滤过板。勾画靶区必须由主治级别以上医师指导并签字。
2、放射源选择:6MV-X线或60Co。
3、放射技术:等中心每天每野照射。
4、治疗计划
(1)根治性放疗
对于T1、T2病变,病理类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或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不宜手术者,照射DT70~75Gy/35~37次/7~7.5周(有条件时放疗前行柯氏引流术);对于恶性淋巴瘤照射DT45~60Gy/23~30次/4.5~6周。颈部无淋巴结转移的不作预防性照射,有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照射60~70Gy/30~35次/6~7周,下颈部预防剂量为45~50Gy/4.5~5周。
(2)术前放疗
如原发灶为T2以上;病理类型为中分化或高分化鳞(腺癌);软组织肉瘤,术前照射DT40~60Gy/20~30次/4~6周,有条件时放疗前行柯氏引流手术。
(3)术后放疗
如为T2、T2以上病变且未作过术前放疗;术中切缘不充分或有明确肿瘤残存者,应给予术后照射DT50~60Gy/25~30次/5~6周;有明确肿瘤残存的,局部加量至70Gy/35次/7周。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