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型食物中毒主要是指“
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了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需要指出的是肉毒杆菌不只是生长于咸肉、熟牛羊肉、火腿、腊肠等肉类制品中,而且在臭豆腐、豆瓣酱等发酵豆制品,甜面酱、黄豆酱等发酵面制品也可以大量繁殖。由于肉毒杆菌在缺氧条件下生长迅速并产生致死性的外毒素,因此受到污染的罐头、火腿、腊肠等密封食品最容易产生毒素引起肉毒中毒。在洪涝地区往往缺乏新鲜的蔬菜、肉类,而罐头食品、火腿、发酵食品比较好运输和保存,当地人民食用的机会比较多。同时洪涝时期上述食品在制作、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受到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机率大大超过平时。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神经型食物中毒的散发甚至流行。
肉毒毒素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偶尔可经伤口感染而致病。一定量的毒素进入体内多在12~36小时引起机体发病。这各肉毒毒素中毒与一般的食物中毒明显不同,起病突然,表现以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开始时全身疲乏
无力、头痛、头晕,继而迅速出现视力模糊、
复视、
眼睑下垂、瞳孔散大,严重的出现吞咽、咀嚼、伸舌、言语、呼吸困难和四肢无力、头下垂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肌麻痹。还有一部分病人在吞食毒素4~6小时后就发病,先是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酷似一般的胃肠炎,但随之迅速出现上述的一些神经症状。最少的一类潜伏期长达8~10天,病情发展得相对比较慢。经统计肉毒中毒的病死率很高,约为40~60%。
目前治疗肉毒中毒的最有效办法是尽早给病人注射对抗肉毒外毒素的抗毒素。这就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对于发病前曾经食入上述容易生长肉毒杆菌食物的人,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即使暂时只是普通的胃肠道症状也应该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肉毒中毒容易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格林――巴利综合症相混淆,需要认真的鉴别诊断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