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癌

eau之声

时间 : 2009-11-29 21:39:19 来源:www.cmt.com.cn

[摘要]

eau之声--转移性肾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谢立平林奕伟

肾癌(亦称肾细胞癌)在全球新发癌症中约占2%,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早期肾癌,外科手术的疗效较确切,但对于晚期转移性肾癌,由于肾癌细胞对放化疗高度抵抗,其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手术手术,尤其是减瘤性肾切除术,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减瘤性肾切除可以缓解症状、降低肿瘤负荷从而利于后续治疗。另有学者则认为,手术会带来一定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而且并不能延缓疾病进展。对此,齐尼(Zini)等通过对5372例转移性肾癌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生存率分析发现,经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患者的1年、2年、5年、10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58.1%、40.8%、24.3%、18.8%,较非手术组(24.4%、11.0%、4.1%、2.9%)要高。可见,减瘤性肾切除可以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转移灶手术切除的意义,施特勒尔(Staehler)等分析了240例转移性肾癌患者在肾切除后再接受转移灶切除的疗效。结果显示,接受转移灶切除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显著优于非手术组(57.8%对35.3%,P<0.001)。此外,肾癌病理分级为G3/G4级以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PS)评分大于0分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因此,对于病理分级为G1/G2级的肾癌患者,可考虑行转移灶切除。提要a减瘤性手术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病理分级为G1/G2级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可考虑接受转移灶切除术;b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逐渐受到关注,打破了以往免疫治疗作为标准疗法的格局;c新临床试验的开展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改进与研发,将给肾癌治疗带来一场革命。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肾癌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向。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对转移性肾癌,干扰素(IFN)-α单药已经不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被推荐。新的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肾癌治疗指南倾向于分子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联合IFN-α用于转移性肾癌的治疗。目前,Ⅲ期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已经显示,与IFN-α相比,舒尼替尼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不但在无进展生存(PFS)期和客观有效率方面有优势,而且在OS期方面要优于IFN-α(28.1个月对14.1个月,P=0.0033)。同时,对转移性肾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序贯应用的疗效也得到进一步试验数据的肯定。并且有研究表明,这种序贯使用不存在交叉耐药性。波尔塔(Porta)等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序贯舒尼替尼治疗较舒尼替尼序贯索拉非尼治疗可能获得更长的PFS期。对于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或细胞因子治疗)失效的转移性肾癌,新的EAU肾癌治疗指南将依维莫司或索拉非尼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先前有试验(TARGET试验)已表明,索拉非尼作为二线药物,可延长免疫治疗失败转移性肾癌患者的PFS期。而在本次会议上,最新的RECORD-1(每天口服依维莫司治疗肾细胞癌)试验数据显示,依维莫司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TKI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肾癌的二线治疗用药,可使中位PFS期延长4.9个月。

责任编辑廖莉莉肿瘤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ChinaMedicalTribuneCopyright(c)2008
AllRightsReserved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eau之声”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癌疾病

l.一般检查:血尿是重要的症状,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3%~4%;亦可发生进行性贫血,双侧肾肿瘤,总肾功能通常没有变化,血沉增高,某些肾癌患者并无骨骼转移,却可有高血钙的症状以及血清钙水平的增高,肾癌切除后...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