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7:40:35 来源:www.tangshen120.com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长期血糖过高,就会对肾脏微循环产生肾损害。一般来说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糖尿病10~20年后,约半数发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损害)。这是由于糖尿病的病人是一个全身毛细血管病变,主要是毛细血…-中
第一时间拨打-专家咨询热线:0311-85866396
专家在线解答肾病疑问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长期血糖过高,就会对肾脏微循环产生肾损害。一般来说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糖尿病10~20年后,约半数发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损害)。这是由于糖尿病的病人是一个全身毛细血管病变,主要是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导致微循环异常,进而糖尿病引起肾损害等许多脏器、器官的异常。在肾脏可发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导致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球硬化后影响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糖尿病肾损害持续性进行就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肾损害过程中,一般在糖尿病约5~10年后可出现轻度无症状性蛋白尿,此现象的出现,便提示临床糖尿病性肾病已经开始。开始时蛋白尿可为间歇性,以后则变为持续性。糖尿病有明显蛋白尿者,较之无蛋白尿者预后差,但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有的病人可存活20年以上,一般至少要在10年以上。糖尿病肾损害是缓慢持续性进行的,最好能早期控制或阻止。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经历数年后,才出现水肿、高血压等肾脏病症状。一般说来,糖尿肾损害时间越长,肾小球硬化越严重,蛋白尿越重。一旦出现严重的蛋白尿,肾脏病可较迅速地恶化。如病者的蛋白尿发展日趋严重,尿蛋白每日大于3.5克,则可发生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发生肾病综合征者不到10%,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则预后恶劣,5年内常死于肾衰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其它表现与一般肾病综合征相同。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在经历长期的中度蛋白尿后,亦可逐渐发生肾衰。发展至肾衰,快慢颇不一致,一般要经过许多年以后才缓慢地发展至肾衰。一旦发生肾衰,则预后十分差。肾衰时,肾多无明显的缩小,蛋白尿也无明显减轻。出现这些症状,不可再拖延,如再不治疗,病人将死于尿毒症。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只要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即可防止、延迟或减少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恰当地应用降糖药物,可以防止继发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不宜用皮质激素,它不但对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无效,而且会招致感染和使糖尿病更难于控制。对肾病综合征水肿较严重的,可用利尿剂。有高血压的,宜用降压治疗,血管转换酶抑制剂不但对高血压,而且对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均有好处,可常规使用。肾衰的治疗与一般的肾衰相同。但应该指出的是,糖尿病有时会同时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这时,就应使用皮质激素治疗,不然,会加速肾脏的损害。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发生肾衰时,对胰岛素用量需作精细调节。应监测血糖作为用药指标,而不能用尿糖作指标。糖尿病肾病在需要透析时由于病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等,故不适宜作血透,一般以腹膜透析较佳,特别是在有严重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以致造瘘作血透有困难者和严重视网膜病者更为适宜。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最好能早期在专家的旨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
温馨提示: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