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21:44:23 来源:www.eyes100.com
中医眼科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应用中医药、针刺治疗,取得实效。如用:健脾升阳益气汤,丹栀逍遥散和杞菊地黄汤等等。另外,视网膜色素变性可以用中成药治疗
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病,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光感受器功能不良(ERG检测)为特征。性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均可见到,也有散发。性连锁遗传不到10%,但是发病比较早、损害严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20%,发病较晚,损害较轻,但是个体之间的表现变异比较大。中医眼科称之为“高风内障”或“高风雀目症”。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表现是:夜盲是最早期的症状,多出现于青春期。以后缓慢的发生视野缩小,但是中央视力可以长期保持,晚期形成管状视野。双眼表现对称。病程早期,仅见赤道部视网膜色素稍紊乱;以后赤道部视网膜血管旁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并向后极部及锯齿缘方向发展。视盘呈蜡黄色萎缩,视网膜小动脉变细,视网膜呈青灰色,变薄,黄班色暗。玻璃体内出现细胞及混浊。常见后囊下混浊的并发性白内障。有的病变局限在眼底的一部分。有的无骨细胞样改变,但周边视网膜和色素上皮萎缩,中心凹反光消失。偶有CME。有的在视网膜深层出现显著的白点,称白点状视网膜变性。FFA病程早期显示斑驳状强荧光;病变发展明显时,有大面积强烈的透见荧光,色素沉着。晚期因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而显大片弱荧光并见脉络膜血管。视野检查(有中周部暗点、环形暗点)、ERG、EOG及暗适应检查,有助于早期的诊断。视网膜萎缩和骨细胞样色素变性可继发于感染(如梅毒)、炎症(严重葡萄膜炎)、脉络膜血管阻塞、中毒和系统性代谢异常。视网膜变性可伴有系统性疾病。
我们医院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应用中医药、针刺治疗,取得实效。如用:健脾升阳益气汤,丹栀逍遥散和杞菊地黄汤等等。另外,视网膜色素变性可以用中成药治疗,常用成药有:复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明目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杞菊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石斛夜光丸,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逍遥丸,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杞菊地黄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知柏地黄饮,每次10mL,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十全大补丸,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视网膜色素变性针刺治疗主穴:承泣、太阳、风池、攒竹。配穴:睛明、百会、足三里。手法:承泣、睛明、风池、足三里均刺1。5寸,得气后用重刺激手法,百会、攒竹平刺1寸,太阳直刺1寸。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2次为1个疗程。
上一篇:中药改善儿童近视下一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