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现状与对策

时间 : 2009-11-29 16:58:51 来源:www.sosyao.com

[摘要]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现状与对策。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现状与对策

日期:2005-9-210:37:45编辑:点击:发送给好友

页面功能【联系电话:0】【邮编:0】【留言】【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杨小红1张伟程1李兰铮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流行病中西医疗法

糖尿病是常见病,也是终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WHO报告[1]1995年全世界有糖尿病(DM)患者1.25亿,预测至2025年全世界DM患者将达2.99亿,DM已成为全世界的第5位死亡主因。新增的DM患者主要在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家,90%为2型DM。我国自70年代以来,共做过4次较大规模的DM流行病学调查[2]。1979年(第1次)全国14省市DM普查结果表明,DM患病率约为1.0%;1989年(第2次)中国北方3省市调查结果证实,该地区DM及糖调节受损(IGT)已分别达2.02%和2.95%;1994年(第3次)的资料表明当时DM和IGT患病率又有增高;1996年(第4次)对全国11省市DM的普查结果,DM和IGT患病率分别为3.21%和4.76%。近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3]对2978例人群调查分析结果示:上海华阳地区自然人群中DM和IGT的患病率分别高达9.2%及10.5%。现在认为2型DM患病率增加如此之快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即现代化或西化,高热量摄入,特别是精练糖类及饱和脂肪等高能量食品摄入增多及体力活动减少而致肥胖等环境因素所致。世界任何地区,任何人群,只要发生上述环境因素变化,2型DM发生率就会上升。DM是全世界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许多国家中,它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已占世界1/5,DM增高速度较快,DM患者的总数量已可能占世界首位,按保守的估算,我国目前约有DM患者3000多万人,IGT患者约5000万人。到了2010年,DM的人数将可能达6300万[4]。1994年北京地区2万余人群DM普查中,发现DM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DN)者为32.8%[5],按此比例估算,到2010年,DN患者将达2000多万人。

DN一旦发生,若蛋白尿控制不良,肾损害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终末期尿毒症(ESRD),此阶段患者平均存活约7年。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必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脏移植),按每周血液透析2.5次计算,每个患者1年的透析费用约需7万元;肾脏移植费用和术后抗排斥药物费用价值亦不菲,但生活质量较高。DN患者一旦进入ESRD,必将给个人和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亦严重下降。因此,有效地控制早期DN的进展,对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效益。

全球都在关注DN的治疗问题,特别是早期治疗。目前全世界医学界达成治疗DN的共识是:(1)加强DM治疗,纠正脂代谢紊乱,保持血压正常。(2)低蛋白饮食。(3)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的应用[6]。(4)进入终末期尿毒症者用透析或肾脏移植的替代方法。(5)胰、肾联合移植[7]。(1)至(3)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早期保护肾功能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生存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认识到化学药物在治疗慢性病时,因需长期、大剂量使用,其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使人们转向寻求传统医学治疗的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治疗DN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中医药治疗DN的主要方法有:(1)辨证施治[8],用汤药治疗。(2)中成药治疗,如用火把花根片[9]、大黄庶虫丸[10]、雷公藤多甙[11]、金水宝胶囊[12]等口服;或用活血化瘀、补气针剂如灯盏花注射液[13]、黄芪注射液[13]、血栓通注射液[14]、银杏叶提取物的注射液如金纳多注射液[15]、杏丁注射液等静脉点滴。(3)用汤药结合中成药治疗。(4)用汤药结合针剂治疗。DN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方能控制病情。因此,只有简单有效的给药途径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才能坚持治疗,达到最终延缓肾功能衰竭的目的。针剂短期应用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不太现实,长期用药以口服的途径较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单用中成药最简便,但只对相应辨证类型的患者效果好,只辨病不辨证,违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所以,只有用辨证中药汤剂合效果较好的中成药的用药方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符合中医辨证法则,且给药途径传统简便,才是最佳选择。

目前中医药治疗DN存在的问题是:(1)样本量少,随意主观分组,自拟诊断及疗效标准,使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大大降低。(2)无规范治疗方案,多是自拟方药,组成及剂量秘而不宣,不便于重复验证。(3)试图以一方一药攻克本病,背离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4)只重视补肾,不重视补脾土。(5)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早期DN、保护肾功能有明显的优势。DN早期病机多为脾肾两虚,精微不固,痰瘀互阻,治疗原则为补益脾肾,固精,化瘀活血,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则肾气得充,精微得以固涩,故早期DN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重视补益脾土。

中医药治疗早期DN方案,第一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第二要考虑DN是多因素致病,故除内服汤剂中药外,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戒酒、糖尿病饮食和低优质蛋白饮食、体育锻炼、中成药治疗等;第三要以DME有关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第四要制定科学的疗效评价标准;第五要有合理的统计方法。

我国虽属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但我国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结合我国国情与丰富的国产药物资源,基于循证医学准则寻找与验证价廉效好的中医药疗法治疗早期DN,对于治疗患病率逐年增高的DN意义重大,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杨小红,女,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李秀钧,董砚虎,程丽霞,等.糖尿病研究进展―第16届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纪要.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2):72-77.

2.向红丁,吴纬,刘灿群,等.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133.

3.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第一部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80-83.

4.胡世红,邹劲涛.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医学综述.2000,6(4):147-148.

5.袁申元,朱良湘,胡虹莺,等.北京地区20682人群糖尿病筛查及1566人OGTT的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2):69-72.

6.杨永年.糖尿病肾脏病变临床诊治的症结与展望.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255-256.

7.朱建民,程秦娣.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临床近况.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4,10(1):41-43.

8.吕仁和,赵进喜,王越.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述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2-7.

9.杨小红,张伟程,李兰铮.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4,6(3):75-76.

10.魏连波,栗德林,叶任高,等.大黄庶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中成药.2002,24(5).

11.孙建功.公藤总甙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临床观察.中医研究.1996,9(5):26.

12.宋怀方,林令华,宋莹莹.金水宝胶囊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观察.药学进展.2000,24(2):116.

13.江彤.灯盏花、黄芪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02,31(9):830-831.

14.钟立新,李必迅,余红,等.血栓通及黄芪注射剂联用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广西医学.2003,25(5):797-799.

15.吴波,韩萍,刘英敏.金纳多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辽宁药物与临床.2002,5(3):128-129.上一篇:世界范围糖尿病增加预示着肾脏疾病激增
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肾病疾病

(一)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