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即糖尿病肾病也在迅速增加。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患者从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提高,到临床糖尿病肾病出现
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等,肾功能损害常不断加重,直至最后发展成终末期肾衰
尿毒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和恐惧的过程。
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也将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伴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给疾病的治愈造成阻碍,不能不引起重视。除了药物的不断创新研制,专家们发现肾病患者保持平稳、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广大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该在坚持服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治疗态度。
通常,患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普遍存在以下五种心理状态。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患者家属了解并
针对他们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调节和疏导,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态:
此类心态患者均为1型糖尿病肾病(以下简称DM)患者,占54.4%。由于患者多是青少年,一旦被确诊,将终生与疾病为伍,而他们又正处
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当他们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同时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有些青少年还认为患病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将愤怒的情绪针对父母,责备父母。
解决之道:
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家属应以渲泄法使患者发泄愤怒的情绪,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转移其矛盾心理,消除患者悲观、愤怒和失望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心。这类患者情绪稳定后大部分都会很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内疚混乱的不良情绪:
此类患者均为2型DM,占39%,中年人居多。病人由于患病不能照顾家庭,而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常为自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有的DM父母看到下一代也患了DM,容易产生深深的内疚心理;有的患者伴随DM诊断,需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食物选择受到限制而出现愤怒、拒绝和忽略的态度。而有的患者则被家庭成员过度保护,导致产生过度的依赖和反抗心理。
解决之道: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家属积极配合,多和患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充份的理解并肯定患者的责任心,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缓解患者的
焦虑感。对于对饮食和照顾出现反抗和抵触的患者,应有技巧的改变方法,促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焦虑恐惧的心理:
此类心理患者1型占4.2%,2型占35.9%,较为多见,这是因为DM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包括糖尿病肾病
在内的多种并发症。由于对治疗的效果缺乏信心,病人常由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他们惧怕因患有DM而影响自己的将来和那些需要他们负起责任的家人,惧怕死亡,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解决之道:
护理人员平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安抚,多给患者以支持、鼓励,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控制和有效药物的良好作用,帮助患者选择和控制饮食,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可以有效的缓解此类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
四、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
此类心态患者中1型DM占8.9%,2型DM占17.6%。1型DM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接受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现实,他们拒绝药物治疗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特别是恋爱中的患者害怕对方知道自己患有DM而抛弃自己,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有的2型DM患者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有的则红光满面,貌似体格健壮,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这种心理在疾病早期能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仍忘我工作而不重视治疗,但长时间的拒绝则阻止了适当的自我监护致病情加重。
解决之道:
家属在平时的护理中,要给患者以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同时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心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以后,治疗信心就会增强,一般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厌世抗拒治疗的心理:
有此心态患者均为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的患者。他们由于长期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从而对一切用药都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身边家属和陪护人员都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解决之道:
对于这类患者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其消极情绪给予安抚,并多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疗信息。比如邵霞龄温阳解热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良好作用,以及产生的良好效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监督并促使病人按时服药。病人一旦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药物产生的良好效果,其消极情绪就会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并与疾病抗争下去。
其实,无论身体哪出了毛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配合,即使医生为你制定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其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学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帮助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做自身健康的守护神。在实际治疗中,将坚持服药和饮食调整坚持到底,将心理建设和康复锻炼坚持到底,一定会拥有健康而精彩的生活。顶踩复制本帖地址给好友收藏本帖回复作者更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