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0:16:37 来源:www.zhendao.net
针刀治疗慢性外伤后头痛28例体会
(隆安县人民医院532700广西)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慢性外伤后头痛的疗效。方法:28例头部外伤后2个月以上头痛部位寻找压痛点或结节,以针刀行闭合性剥离松解,以每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结果:治愈20例,有效8例,有效率达100%。结论:慢性外伤后头痛采用针刀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关键词】针刀疗法;慢性外伤后头痛头部受伤后引起的疼痛,称外伤后头痛,一般2个月内称为急性外伤后头痛,头痛持续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外伤后头痛。往常以“脑震荡后遗症”“脑外伤后综合症”等诊断治疗之,但往往缠绵难愈,头痛症状难以根除。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8例慢性外伤后头痛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颅脑外伤住院后2个月以上病人,其中男性21人,女性7人,年龄最大63岁,最小18岁,20~50岁之间有22人。本组均有颅脑外伤病史,诊断为“轻度脑挫伤”6例,“脑震荡”22例,有头部大小不同的伤口经清创缝合处理的21例,有闭合性头皮或头皮下血肿的7例。2.2诊断标准:1、有头部外伤史;2、外伤后持续头痛2个月以上,头痛可位于全头部,呈胀痛或搏动性痛,有时则表现为紧箍痛,常与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症状加重;3、头部需有明显压痛硬结或手术疤痕;神经系统无阳性。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或轻度异常;5、X线排除颅骨骨折。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和潜在病损区。2.治疗方法2.1术前准备:备皮,局部压痛敏感部位用蓝汞定位,常规消毒,铺孔巾。2.2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刀口线与人体正中线平行,针体垂直皮肤刺入,达浅筋膜纵行切开数刀,刀下可传出“嘣嘣”的切割声,术者手下有突破感,有硬结者,可将针刀刺入硬结,按其体积大小、范围,网状切几刀,有松动感后将针深刺到颅骨骨面,若骨面有疤痕组织(刀下滞涩),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出针后可迅速压迫针孔1~2分钟以止血,一般可同时找出痛点针刀治疗1~3处。若枕顶部肌肉紧张,有压痛者可在压痛点处针刀松解治疗。一般5天重复一次,3次为1疗程。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本组经3次针刀疗法后观察。①治愈:症状及阳性体症消失;②好转: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疲劳、震动、情绪激动偶有头痛,休息后恢复;③无效:症状体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3.2结果:每5天针刀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一般为1~2个疗程。6~12个月后随访,发现28例中治愈20例,占71.4%,好转8例,占28.6%,无效无一例,总有效率达100%。4.讨论与体会4.1头部体表的解剖特点:头部颅顶枕区部位,结构内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等五层。其中浅筋膜剖特点为,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所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由有神经和血管,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在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未稍引起剧痛,另外,小格内血管丰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作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方能止血。4.2外伤后头痛的机理:当头部外伤后,常合恪澳哉鸬础被颉澳源炝焉恕保ㄖ匦湍源炝焉耍谘椎戎刂⒉辉诒狙芯糠段冢⑾值母髦种⒆矗1―2个月的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症状可以消除,而头痛症却多不愈,其头痛的轻重常常与外伤的程度成正比,虽经继续治疗调节,营养植物神经,甚至针灸调节经络,但往往疗效不佳。其主要原因是颅外损伤急性的水肿、血肿、撕裂伤修复后,头部软组织,尤其是浅筋膜挛缩,与周围组织结疤粘连、牵拉,挤压了头部丰富的血管、神经而导致顽固性头痛。祖国医学“不通则痛”的论述也说明了这个道理。4.3本组主要以针刀为主要治疗,在压痛点敏感部位往往是疤痕粘连最严重,也是“病邪久留不移”的地方。用针刀切割,松解该处的疤痕组织,剥离疏通神经受挤部位,恢复受挤压的神经功能,达到解除压迫,减轻张力,“通则不痛”的作用,同时针刀松解的机械刺激促使分解局部的组织蛋白,增加未稍神经介质,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活跃局部组织的代谢功能,从而恢复生物化学方面的平衡等等因素而达到治病的作用。
[1]小针刀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朱汉章[2]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朱汉章.柳百智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