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等

时间 : 2009-11-28 12:11:08 来源:www.cnic.ac.cn

[摘要]

信息编号188001至188050间共50条。
188001: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概述】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因外伤破裂直接与静脉交通,形成动、静脉瘘,其原因常为颅底骨折而致,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5%。由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其出入口处的硬脑膜牢牢固定,故当骨折线横过颅中窝或穿行至鞍旁时,即可撕破该段动脉或其分支。有时亦可因骨折碎片、穿透伤或飞射物直接损伤而造成。据统计75%以上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均为外伤所致。受损的动脉或当即破裂或延迟破裂...查看详细(5799字节)

188005: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概述】当颅脑损伤病人合并有全身多发性损伤或长骨骨折时,脂肪颗粒可以游离人血成为脂肪栓子,造成体内多个器官的脂肪栓塞,其中大部分脂肪栓停留在肺部,引起肺脂栓,但也有一些脂肪颗粒通过肺一支气管前毛细血管交通支或经右心房未闭的卵圆孔逸入体循环,而致脑、肾、心、肝等重要脏器发生脂肪栓塞。其发生率占长骨骨折的0.5%~2%,在多发骨折或骨盆骨折中约为5%~10%。【诊断】外伤后脑脂肪栓塞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查看详细(3659字节)
188006:外伤性癫痫
【概述】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伤痊愈后多年始突然发作。不过,并非所有的脑外伤病人都并发癫痫,其发生率各家报道由0.1%~50%不等,由于资料不同,差异甚大。据Caveness(1916)百万例以上有脑组织损伤的头伤病人分析,有外伤后抽搐者占30%,其中,伤后6个月内出现的有50%,2年内发生的共约80%,约半数后遗长期反复发作...查看详细(5776字节)

188008:脑脊液漏
【概述】脑脊液耳漏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因岩骨位于颅中、后窝交界处,无论岩骨的中窝部分或后窝部分骨折,只要伤及中耳腔,则皆可有血性脑脊液进入鼓室。若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返流到鼻腔再自鼻孔溢出,酷似前窝骨折所致之鼻漏,较易误诊,应予注意。岩骨骨折后常有面神经及听神经损伤,其发生率各为19.8%及31.4%,偶尔可致外展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查看详细(6245字节)
188009:外伤后颅内积气
【概述】外伤后颅内积气又称外伤性气颅,其发生率约为颅脑损伤的9.7%。【诊断】气颅早期较易遗误,诊断主要靠X线照片或CT扫描检查,可见颅腔内积气,少量气体多分散在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大量积气常在额颞顶部,尤其是额部为著,严重时双额部大量积气,在CT扫描断面图上恰似山嵴状而呈“富士山征”。【治疗措施】气颅的治疗依伤情而定,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脑穿透伤伴有颅内积气时...查看详细(1567字节)

188010: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概述】正常颅内压的范围,由腰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之间。一般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经有过颅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内低压,其发生率约为5%。所谓颅内低压综合征,系指病人侧卧腰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合性症候群,临床表现与颅内压增高相类似,只因处理方法各异,必须慎加区别。造成颅内低压的原因...查看详细(3819字节)
188011:外伤后脑膨出
【概述】开放性颅脑损伤特别是穿透性火器伤之后,由于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已开放,甚至,伴有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的缺损,如果伤后早期曾有颅内出血、脑水肿脑肿胀而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则很易造成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口向外膨出犹如蕈状,故又有脑蕈之称(BrainFungus)。伤后1周内的脑膨出,无明显感染者早期膨出,经过适当的抗菌治疗和降低颅压的处理后,脑膨出部分常能自行缓解,退回颅腔,因此,又称为良性脑膨出...查看详细(2299字节)
188012:颅骨缺损
【概述】颅骨缺损大都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部分病人是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近年来由于对重型颅脑损伤脑压较高的病例,盛行去骨瓣减压之法,因而人为的巨大颅骨缺损亦为数不少,实际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需施行大骨瓣减压术的,大多是在手术时创促中作出的决定,不无欠妥之处。【治疗措施】颅骨缺损的治疗是施行颅骨修补成形术,但对手术的时机、方法和选用的材料以及适应证与禁忌证均须认真考虑...查看详细(3960字节)

188013:脑损伤后综合征
【概述】脑外伤病人在急性创伤已恢复之后,仍有许多自觉症状长期不能消除,但临床上又没有确切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甚至通过CT、MRI等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这类病人往往是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昏、头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如果这些症状持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好转时,即称之为脑外伤后综合征。以往虽曾有脑震荡后遗症或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之称,但对其发病原因究竟属器质性或是功能性...查看详细(4939字节)
188014:基底节血肿
【概述】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是在CT广泛应用之后才发现的特殊部位现象。据Macpherson(1986)报道其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3.1%,并将之分为两型:其一为单纯性基底节血肿,其二为复合性基底节血肿,即合并有其他颅内血肿,且预后较差。【诊断】早期诊断需靠CT检查,并应根据血肿的大小、累及范围及病情能否稳定来决定手术与否。【治疗措施】若病人伤后意识有所改善...查看详细(1428字节)
188015: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概述】急性(3天内)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最高占70%,亚急性(4~21天)约占5%。两者致伤因素与出血来源基本相同,均好发于额颞顶区。临床病程发展的快慢,则据脑原发损伤的轻重、出血量及个体代偿能力的不同而异。【诊断】颅脑损伤后,原发昏迷时间较长或原发昏迷与继发性意识障碍互相重叠,表现为昏迷程度不断加深,并随之出现脑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的征象,特别是伴有局灶体征者,即应高度怀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若病情发展较缓已为期4~12天...查看详细(7428字节)
188016: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概述】外伤性脑内血肿绝大多数均属急性,少数为亚急性,特别是位于额、颞前份和底部的浅层脑内血肿,往往与脑挫裂伤及硬脑膜下血肿相伴发,临床表现急促。深部血肿,多于脑白质内,系因脑受力变形或剪力作用致使深部血管撕裂出血而致,出血较少、血肿较小时,临床表现亦较缓。血肿较大时,位于脑基底节、丘脑或脑室壁附近的血肿,可向脑室溃破造成脑室内出血,病情往往重笃,预后不良。【诊断】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与脑挫裂伤硬脑膜下血肿相似...查看详细(3096字节)

188017: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概述】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诊断】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查看详细(6227字节)
188018:颅骨骨髓炎
【概述】外伤性颅骨骨髓炎多因开放性颅脑损伤,尤其是污染严重的火器伤或因头皮缺损、坏死使颅骨长期暴露所造成,偶尔可由血行感染而致。颅骨骨髓炎范围可以限局在一块颅骨上,亦可超过骨缝侵及多个颅骨。有时可因逆行性血栓静脉炎,将感染由骨膜下或硬脑膜外扩散至颅内,形成硬脑膜外积脓、硬脑膜下积脓及/或脑脓肿。【诊断】颅骨骨髓炎早期容易忽略,X线照片也只有在感染2~3周之后始能看到明显的脱钙和破坏征象...查看详细(3347字节)
188019:帽状腱膜下脓肿
【概述】帽状腱膜下疏松间隙的化脓性感染,容易扩散,但常限定在帽状腱膜的附丽缘,大量积脓可达100~200ml。脓肿源于伤后头皮血肿感染或颅骨骨髓炎,在小儿偶尔可因头皮输液或穿刺而引起。【治疗措施】帽状腱膜下脓肿的治疗,除抗菌药物的投给外,均应及时切开引流。方法是在低位作多个切口引流,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含杆菌肽500μ/ml、1.0%新霉素及0.1%多粘菌素溶液冲洗脓腔...查看详细(747字节)
188020:脑膜炎
【概述】由颅脑损伤所引起的脑膜炎多见于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病人,或因颅脑穿透性开放伤而引起,不过后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伴发脑膜炎的机会比想象的要少得多。化脓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途径除经由开放的创口之外,亦可从血液、呼吸道、鼻副窦、中耳及乳突区甚至蝶鞍进入。病原菌一般常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但经额窦、筛窦导入颅内的化脓性脑膜炎则以肺炎双球菌为多。【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查看详细(2183字节)

188021:脑室内出血
【概述】本病的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2%。在行CT扫描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占7.1%。【治疗措施】本病往往并发严重脑挫裂伤及/或其他部位的血肿,其危害性尤其甚于脑室内出血,应该在及时处理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的同时,行脑室引流术,或在清除颅内血肿及挫碎脑组织之后,切开脑室排出引起脑室阻塞的血凝块。通常,少量脑室出血多能自行吸收,即使有少量血凝块也能在10天左右液化,故采用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数次即可使脑脊液转液;若脑室出血量大...查看详细(1391字节)
188022:脑室炎
【概述】外伤后的脑室均属细菌性脑室炎,主要见于脑穿透性损伤,特别是脑室穿通伤早期清创不彻底的病人,或系继发于脑膜炎、脑脓肿。有时甚至是因脑室外引流过久或行导管分流术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通常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或厌氧菌。【诊断】脑室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除腰椎穿刺脑脊液内白细胞增加及发现脓球外,脑室液的炎症改变亦明显,甚至可查见絮状脓性分泌物...查看详细(2470字节)
188023:迁延性昏迷
【概述】所谓迁延性昏迷,顾名思义是长期意识障碍对外界失去反应的状态。这类病人均属严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或过久的脑缺血缺氧之后。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中维持醒觉状态的上行激动系统受到损害,使外界的兴奋不能顺利地传入活化大脑皮层,或因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广泛的不可逆的变性和坏死,以致丧失大脑皮质的功能。故而,有人把这种情况又称为去皮质状态、无动性缄默、醒状昏迷或植物状态,甚至Jennett和Plum(1972)认为可以称作“寻求命名综合征”(ASyndromeinSearchofaName)...查看详细(6858字节)
188024:头皮感染
【概述】头皮感染(Scalpinfection)多为伤后初期处理不当所致,常在皮下组织层发生感染。若处理不善,病人头皮可发生坏死,或向深部侵蚀引起颅骨骨髓炎、硬膜外积脓,甚至导致硬膜下积液和脑脓肿。【治疗措施】1.头皮脓肿治疗原则是早期可给予抗菌药物及局部热敷,后期形成脓肿时,则应施行切开引流,继续全身抗感染治疗1~2周。2.帽状腱膜下脓肿的治疗:抗菌药物...查看详细(1074字节)

188025:头皮及颅骨烧伤
【概述】本病是因头部接触高温,电击和化学物质等所造成的头皮及颅骨损伤。可因头部接触的时间、浓度、强度、部位及范围的不同,其损伤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大宗报道不多。在应用保守治疗及抗生素问世之前,常因组织变性坏死及渗出,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疾病恶化甚而危及生命。近代采用坏死组织切除,后行伤口减张缝合,转移皮瓣及植皮术,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疗效良好沿用至今。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现已有人在行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后...查看详细(4624字节)
188029:神经纤维瘤
【概述】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膜瘤、神经瘤、神经周围纤维瘤、雪旺细胞瘤、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瘤。本病名目繁多,反映了对其来源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类:第一类:神经膜瘤或雪旺细胞瘤;第二类:神经纤维瘤或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瘤,是指瘤细胞由神经内中胚叶深化而来的结缔组织。神经纤维瘤可以起源于周围神经、颅神经及交感神经。【诊断】检查时可见肿瘤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基底广平不易活动或带蒂...查看详细(1348字节)
188042:额叶肿瘤
【概述】额叶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居幕上各部位肿瘤的首位,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常以胶质瘤为最多,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25.57%;其次是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11.45%;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额叶肿瘤多见于成年人,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此肿瘤虽属常见,但对额叶的解剖结构、神经生理功能了解的还不够完善。在最近20多年以来,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精神病学的不断进展...查看详细(16777字节/1图片)
188043:颞叶肿瘤
【概述】颞叶肿瘤的发生率在大脑半球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额叶肿瘤的发生率。常见肿瘤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总数的17.96%,其次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5.42%,另外转移瘤等亦常在此部位发生。成年人多见,性别差异不明显。颞叶功能甚为复杂,有些部位的功能尚不完全明确,颞叶肿瘤的病程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较困难,尤其肿瘤位于右侧者,多数仅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它位症状和体征很少出现,因此临床上亦曾称为“静区”或“哑区”...查看详细(12591字节)
188044:顶叶肿瘤
【概述】顶叶肿瘤发生率较额、颞叶者低,肿瘤多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8.52%;其次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6.50%;再其次为转移瘤。好发于成年人。顶叶功能甚为复杂,它主要是分析、综合各种感觉信息,借以分辨和确定刺激性质和部位。因此,顶叶肿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多数病人均可出现肯定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则更有定位诊断价值。经过几十年来对顶叶的失结构症、偏瘫感觉无知症、失定向症、Gerstmann综合征等的研究...查看详细(6923字节)
188045:枕叶肿瘤
【概述】枕叶较小,单纯发生在枕叶的肿瘤亦较少。枕叶肿瘤常同时累及顶叶和颞叶后部。多见肿瘤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1.46%;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0.74%;其它肿瘤更少见。从生理功能上讲,枕叶是最高级的视觉分析器,即所谓的“视觉中枢”。枕叶肿瘤所致之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临床表现】1.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和浸润程度,病人在早期多仅有病变对侧视野的缺损、弱视或色觉丧失...查看详细(3846字节)
188050:神经胶质瘤
【概述】神经胶质瘤(Gi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肿瘤,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诊断】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查看详细(11249字节)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疾病

常须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 ,除了对患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之外,还要在压迫患侧颈动脉,暂时阻断血流的情况下,拍摄对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像,能源在患侧颈内动脉造影像上,只见海绵窦内一团造影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