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病因病理化验检查诊断鉴别疾病治疗用药指南并发症 外阴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阴上皮
营养障碍合并上皮结构不良;或外阴白斑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其中部分可以发展成癌。 (2)部分妇女外阴卫生不良,或洗涤不当,以致唇间垢长期存积,可能成为致癌的一种慢性刺激。 (3)有报道患有
梅毒和其它溃烂性性病,易发生外阴癌。 (4)某些内科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常合并外阴癌。 (5)过早绝经,据统计外阴癌患者比一般妇女绝经早3D5年。 (6)患者常同时并发其它器官癌,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考虑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 病理: 1、生长部位:约2/3病变发生在大阴唇,l/3发生在小阴唇、阴蒂或联合等处。大多数病变发生在外阴的前半部,发生在会阴部或大阴唇的外侧面者占少数。上皮内癌主要发生在大阴唇。腺癌发生在尿道旁腺或前庭大腺部位。 2、大体观:①鳞状上皮癌可以表现为单纯性溃疡,白色病变,皮下肿块或息肉样病变。早期时表皮的上皮脚向间质浸润,逐渐形成皮下结节,此结节也可破溃,变小,而误诊为炎症,晚期发展成为菜花样赘生或溃疡。②波文氏病表现为暗红色粗糙斑,边界清楚而不规则,表面有结痂,去痂后见到肉芽组织和渗出面。派杰氏病的病变呈湿疹样变化,呈红色,略突起,伴有白色病变或小颗粒,有时见浅溃疡形成和结痂。 3、微观:①鳞状上皮癌,多数分化良好,常有上皮珠形成或角化的现象;但阴蒂或前庭部分化较差。此外在邻近的正常组织也可见到核酸合成障碍,说明在治疗外阴癌时有必要切除整个外阴;②波文氏病,有表皮过度角化,角化不全,棘层增生,细胞排列紊乱,核染色深而有异形,表皮的基底膜完整。表皮深处可有典型的派杰氏细胞,这种细胞体积大,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胞浆空而透亮,表皮的基底膜完整,但肿瘤细胞累及范围常超过肉眼所见病灶边缘以外。诊断派杰氏病须注意有无上皮下的
汗腺癌;③腺癌,有腺体增生,上皮呈多层,排列紊乱,核染色深且有异形。 1、外阴视诊。 2、活组织检查。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对外阴的病变应作详细的观察,如发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丘疹样疣,或白色病变经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采取活体组织检查。除极早期类似良性病变而难以确诊外,一般诊断均无困难,但应与乳头瘤,
外阴结核,增生型营养不良,基底细胞癌,派杰氏病等相鉴别。活检为唯一可靠的鉴别方法,在甲苯胺蓝染色后的不脱色区处取活检,可获得较准确的诊断结果,必要时还需多次、多处活检方能最后确诊。 1、治疗原则: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次用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阴癌较少侵犯深部组织,因此,即使肿瘤较大,仍给治疗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外阴癌的生长特点为局部浸润较广泛而且可多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较大,因此,外阴癌的常规性手术应包括外阴根治性切除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至于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由于在股管淋巴结有转移后才发生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故只有股管淋巴结阳性的病人才作盆腔淋巴结清除。波文氏病可进行外阴单纯切除术,派杰氏病则往往行外阴根治术。前庭大腺腺癌须根据情况清除部分阴道,提肛肌等。 3、放射治疗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放射治疗的副反应,现在女阴癌已采用放射治疗,尤其在有手术禁忌症,或晚期不宜手术的病人,应用放射治疗有一定疗效。 由于目前所有的抗癌药对外阴癌疗效不理想,因此,化疗仅可作为晚期癌或复发癌的综合治疗手段。 1、常用有效的药物 阿霉素(Adriamycin)、博莱霉素(Bleomycin)、平阳霉素、顺氯氨铂(Cls-platln)、卡铂(Carboplatin)、5-氟脲嘧啶(5-Fluororacil)和氮芥(Nitrogenmustard)。 2、化疗途径的选择 鉴于外阴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采用全身用药(IM、IV)疗效欠佳,为提高药物敏感性,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采用盆腔动脉给药,以提高疗效。 盆腔动脉给药的方法有: (1)腹壁下动脉插管灌注术:经一壁下动脉插入导管,经髂外、髂总动脉,达腹主动脉下段,此法可连续行每天灌注。该管如护理得好,可维持3-5疗程。 (2)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介入化疗):经一侧股动脉插入导管经髂外、髂总动脉,达髂内动脉,经造影,选择最近肿瘤的供血管进行一次性灌注给药,且可行暂时性栓塞阻断血供,以增强局部药效的持久性。 外阴癌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蔓延:在外阴局部的肿瘤逐渐增大,但很少侵犯肌层的筋膜或邻近结构如耻骨骨膜等。一旦阴道被侵犯,则很快累及肛提肌,直肠,尿道口或膀胱。 2、淋巴转移:外阴有丰富的淋巴管,而且外阴的淋巴毛细管丛是互相交通的,因此,一侧外阴的癌肿可经由双侧的淋巴管扩散,最初转移至腹股沟浅层淋巴结,再至位于腹股沟下方的股管淋巴结,并经此进入盆腔内髂外,闭孔和髂内淋巴结,最终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和左锁骨下淋巴结。阴蒂部癌肿可绕过腹股沟浅层淋巴结直接至股管淋巴结,外阴后部以及阴道下端癌可避开腹股沟浅层淋巴结而直接转移至盆腔内淋巴结。疾病康复预防措施保健护理食疗原则专家提示 注意外阴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外阴白斑等癌前病变。 外阴癌术后的康复护理: (1)术后一般处理 外阴癌根治手术的处理极为重要,因为外阴癌根治术经常涉及周围脏器,如尿道、膀胱和直肠。同时外阴癌根治术Ⅰ期手术的范围比较广、创面大,更须手术后周密的护理、观察、检查和及时处理,以求获得手术成功。 1)补充血浆和电解质。 2)两侧腹股沟创面持续负压吸引。 3)减少大便污染创面。 4)外阴和两侧腹股沟创面术后处理。 5)预防术后下肢皮肤急性淋巴管炎。 (2)尿道切除者的处理 尿道切除者的处理又包括尿道部分切除术后处理,全尿道切除、膀胱肌瓣尿道成形术后处理及全尿道切除、腹壁代尿道术后处理。不同的类型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3)Lockhart-Mnmmery联合外阴根治术后处理。 此联合术后会阴部创面缺损大,渗液多,加之阴道分泌液又易污染创面,故术后当天晚上须更换会阴部敷料,保持会阴部敷料干燥等一系列不同的处理方式。 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戒烟酒,忌食辛辣、硬、烫、煎炸及酸性刺激性食物,以防病变部位出血和梗阻。应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甜食,每日进食后均应喝适量水,以冲洗附着于病变部位的食物,增加放疗的敏感性。 任何事物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癌症也不例外。女性外阴癌生长缓慢,而且多有癌前期病变,掌握癌前期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一是有无外阴白斑:外阴与肛门之间有无白斑,特别是那种皮肤皱缩变厚,开始为红色,后为灰白色的白斑是癌前期病变。但是,应与白癜风相区别,白癜风为粉红色白斑,皮肤光泽无其它异常。二是有无小结节增生:自己可以摸一摸大阴唇、阴蒂等部位是否有小结节。如果发现有无痛性的小结节,应警惕有外阴癌的可能。三是有无外阴
瘙痒:外阴瘙痒是一种病理现象,原因很多,如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阴虱等。若经普通治疗无效,又查不出原因的严重顽固性外阴奇痒,就应考虑是否有癌变的可能。上述三项中只要发现一项,就应当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若三项同时存在,外阴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外阴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