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弯曲菌性肠炎

脊髓灰质炎 等

时间 : 2009-11-28 21:39:07 来源:www.cnic.ac.cn

[摘要]

信息编号187251至187300间共50条。
187251:脊髓灰质炎
【概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paralysis)。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查看详细(20478字节)

187253:轮状病毒性肠炎
【概述】轮状病毒(rotav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首先在中国报道。【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及粪便电镜检查,或测抗原。婴幼儿发病季节性有重要参考价值。【治疗措施】本病主要对症及支持疗法。轻度失水予以口服补液,中、重度失水伴电解质紊乱则静脉补液。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服每一立升水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查看详细(2497字节)
187254:伤寒
【概述】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fever)。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诊断】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查看详细(20574字节)

187255: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概述】副溶血性弧菌(BibrioParahemolyticus)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翻版海产品。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查看详细(3518字节)
187256:霍乱
【概述】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属甲类传染病。过去将古典生物型(classicalbiotype)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称为霍乱,由爱尔托生物型(EITorbiotype)所致者称副霍乱。鉴于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和血清学方面几乎一样,两种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查看详细(19042字节)

187257:弯曲菌性肠炎
【概述】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现,目前已认识其为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超过细菌性痢疾,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同细菌性痢疾。【诊断】取新鲜粪便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关显微镜下观察到急速运动的弯曲菌可作出快速诊断。确诊有赖粪便进行培养。【治疗措施】患者大多自愈...查看详细(1550字节)
187258:细菌性痢疾
【概述】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样便者即应考虑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发热,且多出现于消化道症状之前。慢性期病人的过去发作史甚为重要,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的确立。乙状结肠镜检查及X线钡剂检查...查看详细(13586字节)
187259:溶组织内阿米巴病
【概述】为侵袭型阿米巴病的病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为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诊断】确诊肠阿米巴病的方法,常用的有粪便检查(检查滋养体和包囊)、人工培养(查滋养体)和肠镜活组织检查(查滋养体)或刮拭物涂片检查(查滋养体)。免疫学诊断虽属间接的辅诊手段,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治疗措施】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以控制传染源...查看详细(6509字节)

187260: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概述】变形杆菌食物中毒(proteus)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炎。【诊断】据进食可疑食物、共食者集体发病和临床表现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粪便培养可检得变形杆菌。血清凝集抗体有助于诊断。【治疗措施】一般不必服抗生素,仅需补液、解症等对症处理。重者患者可给氯霉素、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病原学】变形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据生化反应不同可分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粘液变形杆菌和潘氏变形杆菌...查看详细(978字节)
18726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概述】葡萄球菌食物中毒(staphylococcalfoodpoisoning)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起病急骤,呕吐剧烈伴失去及虚脱。【诊断】根据进食可凝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可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葡菌(每克食物含菌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治疗措施】加强饮食管理;隔离患乳腺炎的病牛,有皮肤化脓灶的炊事员或从事饮食业者应暂调离其工作...查看详细(1168字节)
187262:肉毒中毒
【概述】肉毒中毒(botulism)是由肉毒杆菌(Cl.botulinum)外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患,人灵3种临床类型:食物型肉毒中毒、伤口型食物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为:①摄食可疑食品(尤其是罐头食品)和同食者集体发作史;②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眼肌瘫痪,吞咽、言语、呼吸困难等;③对可疑食物作细菌学检查及动物接种试验,可用食物浸出液口饲(或作腹腔内注射)豚鼠或小白鼠...查看详细(4425字节)
187263:流行性感冒
【概述】流行性感冒(inf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纪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查看详细(11665字节)

187264:流行性腮腺炎
【概述】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查看详细(12522字节)
187265:麻疹
【概述】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典型麻疹诊断不难...查看详细(17982字节)
187266:风疹
【概述】风疹(rubella,German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关紧要,但是近年来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导。如果孕妇感染风疹,将全严重损害胎儿,儿童成人均可发病。【诊断】(一)诊断典型的风疹病人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如前驱期短...查看详细(11913字节)
187267:水痘
【概述】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和特征,本病多见于小儿。【诊断】一般病例的临床症状典型,诊断多无困难。必要时可选作下列实验室检查:①取新鲜疱疹内液体作电镜检查,可见到疱疹病毒颗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鉴别。②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内液体接种人胚羊膜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查看详细(8475字节)

18726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在青年与成年发生的EB病毒原发性感染者,约有半数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的Burkittis淋巴瘤(BL和鼻咽癌仅发生在曾感染过EB病毒的患者...查看详细(9209字节)
187269:猩红热
【概述】猩红热(searletfever)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炎及皮疹为特征。【诊断】典型病例诊断较简单,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确诊需咽拭培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无足够抗体。由于毒素不止一种,其诊断意义有限。【治疗措施】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一般注射青霉素G,疗程7~10天,停药后做咽培养。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查看详细(3467字节)
18727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概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诊断】凡在流行季节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体检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查看详细(15901字节)
187271:白喉
【概述】白喉(diphtheria)是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瘫痪。【诊断】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患者大多未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有与白喉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有假膜,且不易和粘膜下组织分离。鼻、咽有假膜者可作涂片,如发现有状似白喉杆菌者可初步拟诊为白喉;若培养找到白喉杆菌...查看详细(11778字节)

187272:百日咳
【概述】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cough)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诊断】根据接触史及典型的痉咳期表现,如无典型痉咳者可结合典型血象改变...查看详细(10272字节)
187273:天花
【概述】天花(smallpox,variola)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经推广牛痘接种和数年的世界性监测,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消灭。但需注意重新出现。【诊断】出疹前与其他传染病,如流感、脑炎、脑膜炎、伤寒、中毒性猩红热等早期症状相似,只能根据疫情报告,否则难辨。出疹后可根据下列三点进行诊断。1.种过痘菌(应以疤痕为凭)并且年龄在3~5岁以下...查看详细(1671字节)
187274:流行性乙型脑炎
【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查看详细(12244字节)
187275:森林脑炎
【概述】森林脑炎(forest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34年5~8月间在苏联东部的一些森林地带首先发现本病,故又称苏联春夏脑炎。野生动物,尤其是野鼠是本病的传染源,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和瘫痪为其特征。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常有后遗症。【诊断】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季节、职业、发病地区等流行病学资料...查看详细(4521字节)
187276: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概述】登革热(dengue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henorrhagic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查看详细(10927字节)
187277:流行性斑疹伤寒
【概述】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prowa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约为2~3周。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查看详细(14467字节)
187278:地方性斑疹伤寒
【概述】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typhus)也称鼠型斑疹伤寒(murinetyphus),乃鼠蚤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型斑疹伤寒近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诊断】诊断以流行病学资料、热程、皮疹性质、外斐试验等为主要依据,有条件者尚可加做其他血清免疫学试验如补结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等。除流行性斑疹伤寒外。【治疗措施】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基本相同...查看详细(4352字节)
187279:恙虫病
【概述】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临床特征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晋葛洪在1600余年前已述及本病流行于华南一带,称之为“沙虱热”。【诊断】疫区居住史、流行季节、职业、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外斐试验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查看详细(7146字节)
187280:疟疾
【概述】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建国初期称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GrassiandFeletti,1890Labb'e,1899)],三日疟原虫[P.Malariae(Laveran,1881GrassiandFetti,1890],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Welch,1897)Schaudinn...查看详细(3726字节)
187281:黑热病
【概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又称Kala-azar,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诊断】免疫诊断法:⑴检测血清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集试验等...查看详细(4673字节)

187282:莱姆病
【概述】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炎性蜱媒螺旋体病,疾病初期常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征。病变常是播散性,引起心脏、神经或关节病变。1975年,本病成批地集中发生美国康涅狄格州Lyme镇的儿童中,因而得名。【诊断】莱姆病的病因未确定之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和流行病学史。但是,对于那些缺乏皮疹而有神经、心脏和关节疾病的患者诊断则较困难...查看详细(10148字节)
187283:黄热病
【概述】黄热病(yellowfever)是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和蛋白尿等。【诊断】重症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临床症状如颜面显著充血、明显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大量蛋白尿、黄疸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轻症和隐性感染不易确诊,常需依赖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等技术始能得出结论...查看详细(9423字节)
187284: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查看详细(25277字节/2图片)
187285:新疆出血热
【概述】新疆出血热(Xinjianghemorrhagicfever;XHF)是由病毒引起、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为特征。【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效牧或野外工作史,有与羊、兔、牛等或急性期病人接触史、蜱类叮咬史等。临床表现有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口渴、呕吐、粘膜和皮肤有出血点,病程中有明显出血现象和(或)低血压休克等...查看详细(3865字节)
187286:狂犬病
【概述】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诊断】早期易误诊,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尤然。已在发作阶段的患者,根据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已确定有狂犬病、以及突出的临床表现,如咬伤部位感觉异常、兴奋躁动、恐水怕风、咽喉痉挛、流涎多汗、各种瘫痪等...查看详细(12584字节)
187288:鼠疫
【概述】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查看详细(7961字节)
187289:炭疽病
【概述】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诊断】患者的职业、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查看详细(10438字节)
187290:钩端螺旋体病
【概述】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n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钩体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因个体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者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恢复...查看详细(26962字节)
187291:弓形虫病
【概述】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hasmagondi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查看详细(10492字节)
187292: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概述】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LCM)系LCM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经过可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至脑膜炎、脑炎等程度不等的表现。病程具自限性,预后良好。本病实为动物性的传染病,LCM病毒的天然宿主为褐家鼠。【诊断】有与田鼠、小白鼠接触史,或住处有鼠和附近有同样病人,“流感样”症状短暂缓解后,继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者脑脊液中增多的细胞几全为淋巴细胞...查看详细(3582字节)
187293:布鲁菌病
【概述】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查看详细(11217字节)
187294:血吸虫病
【概述】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由于各期致病因子的不同,宿主受累的组织、器官和机体反应性也有所不同,引起的病变和临床表现亦具有相应的特点和阶段性。根据病因的免疫病理学性质,有人主张将血吸虫病归入免疫性疾病范畴内。【诊断】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部分。病人的确诊需要从粪便中检获虫卵或孵化毛蚴,随着血防工作深入开展...查看详细(7197字节)
187295:肺吸虫病
【概述】肺吸虫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诊断】查获并殖吸虫虫卵可确诊。此外,补体结合试验、后尾蚴膜试验、纸片固相放射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电泳和琼脂双向扩散、间接血凝试验、间接炭粒凝集试验都曾用于并殖吸虫病的诊断。最近发展的杂交瘤技术、免疫印渍技术、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技术也开始试用。【治疗措施】宣传教育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查看详细(4041字节)
187296:肝吸虫病
【概述】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感染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长时间重度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查看详细(3279字节)
187297:姜片虫病
【概述】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查看详细(2330字节)
187298:丝虫病
【概述】该病是由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诊断】以实验室检查为标准,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出微丝蚴和成虫即可确诊。【治疗措施】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查看详细(6664字节)
187299:钩虫病
【概述】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诊断】粪便检查以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在流行区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治疗措施】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查看详细(4119字节)
187300:蛔虫病
【概述】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Linnaeus,1758)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此外,犬弓首线虫(Toxocaracanis,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larvamigrans,VLM)。【诊断】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查看详细(3408字节)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脊髓灰质炎 等”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弯曲菌性肠炎疾病

1.大便常规 外观为粘液便或稀水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较多红细胞。 直接涂片 检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层粪便,并慢慢地加热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碱性品红液中10~20分钟,继之用水彻底漂洗,镜检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