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8:26:36 来源:www.yyjjb.com.cn
【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工人,因发烧、头痛、鼻塞、流脓涕19天入院。
患者1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烧,伴头痛、鼻塞、流脓涕、咳嗽、咯痰等症状,曾到某乡镇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检查发现:体温38.1℃,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拍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左下肺有一个小结节,故给予病毒唑、青霉素、庆大霉素等静脉点滴治疗。经上述治疗半个月,疗效不显而转本院。
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结婚15年,配偶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
体温38.3℃,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5/85毫米汞柱;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差,体查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鼻腔充血,鼻甲、鼻中隔粘膜粗糙、呈颗粒状,上颌窦压痛;咽无充血,双侧腭扁桃体Ⅱ°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和血管杂音;胸廓对称,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率84次/分,心律整齐,未闻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簦桓蛊饺恚纹⒗呦挛创ゼ埃銮捱低矗患怪闹藁危匆霾±硇陨窬瓷洹!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3.9×109/升,血红蛋白137克/升,白细胞总数12.8×109/升,中性0.70,淋巴0.29,嗜酸性0.05。血沉29毫米/小时。丙氨酸转氨酶324毫摩尔/升(升高)。小便常规:蛋白(+++)。大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血细菌培养:2次未见细菌生长。肥达反应:O抗体效价1:161,H抗体效价1:158(均为正常)。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粗,左下肺有单个结节,左下肺野少许融合。痰涂片及细菌培养:阴性。心电图检查:正常。腹部彩色B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入院后初步诊断为“伤寒”,给予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以及替硝唑静脉点滴,以及其它对症和支持治疗,但疗效不显,而且躯体和四肢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压之褪色,考虑为“药疹”或者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改用头孢三嗪、克林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静脉补充能量,并嘱患者加强营养。但经上述治疗7天后,疗效依然不显。
【最后诊断】
经综合分析,排除伤寒、粟粒性肺结核、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考虑存在韦格内氏肉芽肿,故除给予检查小便、肾功能外,建议患者到某上级医院检查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同时拍副鼻窦片和进行鼻窦活检。
患者同意主管医生建议。复查结果:小便常规:小便量减少(每天780毫升),呈浓茶色,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肾功能:尿素氮12.8毫摩尔/升(正常1.8~8.9毫摩尔/升),肌酐270微摩尔/升(正常44~124微摩尔/升)。免疫球蛋白:血清IgA4.8克/升,IgG17.5克/升(均升高)。副鼻窦片:双颌窦室小,壁模糊。鼻窦活检示:韦格内氏肉芽肿。最后诊断:韦格内氏肉芽肿。
【治疗措施】
治疗上,病程早期当损害尚局限于上呼吸道时,可主要使用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氢化可的松等)控制病情发展;病程中期出现肺部尤其是肾脏受累后,可在使用皮质激素的同时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蝶呤、苯丁酸氮芥以及氮芥等),也可加用免疫调节剂(如移转因子)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在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消退1年以上渐渐停药。肾功能衰竭者可考虑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本例明确确诊后,立即给予强的松60毫克/天;环磷酰胺50毫克,2次/每天;维生素E200毫克,3次/每天(以上均为口服)。另外,给予转移因子注射液肌肉注射,2次/周。经上述治疗10天后患者症状渐渐缓解,患者要求出院回当地继续治疗。
【讨论】
韦格内氏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多见于中年男性,有持续发烧、营养消耗大、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韦格内氏肉芽肿的经典三联征为:鼻窦、副鼻窦炎、肺部浸润征、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病初常先有持续发烧、鼻炎副鼻窦炎等“感冒”症状,其后出现咳嗽、咯痰、咯血症状和肺炎(或胸膜炎)体征。X线胸片示:双肺下野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可有空洞形成,但无继发感染征象。当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和体征,但无肾性高血压。皮肤血管也可受累出现紫癜等。眼睛受累可发生结膜炎、肉芽肿性虹膜炎、巩膜软化穿孔、眼眶假性肿瘤、眼球突出甚至全盲。除此之外,患者神经系统和心脏也可受累,危及生命。
本病为少见病。其发病规律为早期大多数有发热、鼻窦疼痛、脓性鼻涕、鼻衄、多脏器损害以及皮肤症状等,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期可因肾功能损害而出现肾功能衰竭,确诊主要靠病理活检。
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免疫反应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异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其病理改变主要是以灶性坏死性血管炎为主,也可有坏死倾向的肉芽肿;肾脏损害可能与肾小球血管丛的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以及血管丛、包囊上皮增生形成肉芽肿有关。本例检查发现肥达氏反应阳性,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升高有关。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