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09:04:12 来源:www.yxsjy.net
PreventionandNursingofSuffocationofBurnPatientswithInhalationInjury
No.181HospitalofPLA,Guilin541002
窒息是吸入性损伤中危及病人
一
1.一般资料 1997年1
2.典型病例 男性,33岁
二
1.严重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吸入性损伤,特别是严重烟雾吸入性损伤,一方面,由于吸入的空气浓度减少而缺氧,另一方面,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力
2.粘膜水肿。吸入性损伤后,1~2天内,由于热力物理作用和烟雾有毒物的化
3.气道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梗阻。吸入性损伤1~2天后,乃至1~2周内,气道内分泌物和坏死组织逐渐增多,甚至出现裸露肉芽组织[2],由于气道粘膜分泌物变稠和变粘,甚至形成干痂,且陆续发生坏死组织剥脱,同气道内分泌物凝聚成块,堵塞气道,严重者导致窒息死亡,本组有3例共5例次窒息发生于伤后5~14天内,多属此种情况。
4.其他原因
三
1.掌握吸入性损伤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特别是吸入性损伤各阶段的诊断及其护理要点,熟悉窒息易发期,做到心中有数和充分的预见性。必须随时保持警惕,密切观察,床边备气管镜
2.正确
3.选择合理体位。吸入性损伤多伴颜面部烧伤
4.严密观察窒息早期征象,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当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出现进行性声嘶加重,吸气时出现鸡鸣声
5.加强其他综合性护理措施。病人入院早期均给予高流量吸氧,加强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及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的辅助呼吸护理(特别要掌握呼吸机的性能及其护理要点),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合理输液,并做好烧伤心理护理。
由于吸入性损伤病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窒息是其严重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和抢救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和减轻窒息的发生
1.严重吸入性损伤,由于其病理变化的特殊性,整个病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
2.重度吸入性损伤,一旦确诊,宜早期行气管切开,对保持气管通畅
3.加强有效吸引痰液
4.重视体位护理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中的重要作用。
[1]黎鏊主编.烧伤治疗
[2]陈意生等主编.烧伤病理
[3]Kleibercal.HeartLung,1988;17:10~17
[4]TasotaFSetal.HeartLung,1987;16:140~145
[5]冯光珍主编.烧伤整形基本问题与进展。甘肃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