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9:35:06 来源:www.39kf.com
先天性肌性斜颈属于儿科常见病栏目,主要讲述了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倾向肌肉挛缩的一侧,久之面部变形,新生儿时期即开始非手术治疗,效果很好。 [病 因]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
[病因]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和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分娩时易被损伤。
(二)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三)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
(四)受累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类似感染性肌炎,故推测胸锁乳突肌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五)动物实验证明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改变可由静脉阻断产生,因此有人认为此病与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目
[临床表现]
畸形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2~3周出现。病初头部运动略受限,但无明显斜颈现象,触诊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可能有产伤史,诊断一般不难。但应与颈椎畸形、颈椎外伤半脱位、锁骨骨折及颈髓肿瘤相鉴别。
[治 疗]治疗应在确诊后立即开始。
(一)护 理:尽量置患儿头部于矫正位置;哺乳时将患侧接近乳房;卧床时,应使患侧向有光亮和妈妈经常活动的一侧;适当垫高枕部。
(二)手法牵引:患儿仰卧位,家长抱患儿头部,缓慢旋转,旋转角度逐渐加大,并尽量使颈部斜向健侧,操作要轻柔,每次可持续l0~15分钟。
(三)按 摩:对肿物作手法轻柔按摩,伸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每次伸展肌肉时持续时间可2~3秒,每天可操作4~6次。
(四)局部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蜡疗或局部热敷,使瘢痕软化。
(五)局部注射疗法:可在肿块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加适量普鲁卡因,以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结缔组织增生。
(六)手术治疗:对上述疗法效果不佳或被误诊的1岁以上的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除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