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纤维肉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8例临床病理观察

时间 : 2009-11-27 22:02:39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DFSP病例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研究。结

摘要目的观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DFSP病例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研究。结果8例DFSP好发中青年男性,肿瘤单发或多发性结节,位于真皮,可浸润皮下脂肪组织。组织形态除经典的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外,还存在一些变异,如黏液变性、伴纤维肉瘤区域等。8例DFSP中7例CD34阳性,1例灶性阳性。结论把握DFSP的临床病理特点,避免与其他皮肤梭形细胞肿瘤混淆。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病理学;临床;观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真皮、缓慢增长的低度恶性肉瘤,该肿瘤在组织形态上有一些变异,易与其他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如皮肤纤维组织细胞、黏液性脂肪肉瘤、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黑色素性细胞瘤、纤维肉瘤等混淆[1~3]。本文收集8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8例DFSP为我院病理科1998~2005年的外检资料。

1.2方法8例标本除做常规HE染色外,还做免疫组化染色,其选用抗体包括CD34、Vimentin、α-SM、CD68、HHF35、S-100,采用S-P法。

2.1一般资料8例病人年龄9~74岁,平均43岁。男5例,女3例。发生于躯干6例,四肢2例。大多数病人表现为缓慢增大无痛性皮肤结节,肿瘤直径0.5~7cm,平均2.75cm;1例表面皮肤有溃疡,1例为复发病例。

2.2病理表现

2.2.1眼观DFSP为单个或多个结节,切面灰白色,少数为黏液样半透明,肿瘤无包膜,位于真皮,呈浸润性生长。

2.2.2镜检表皮萎缩,1例有溃疡,本组8例以经典图像为主:肿瘤由一致的梭形细胞和纤细扭曲的胶原构成,细胞异形性较轻,核分裂少或中等量,常围绕小血管或胶原排列成典型的席纹状或车辐状结构,瘤内常见残存的皮肤附件,而黄色瘤细胞、巨细胞和炎细胞少见。本组有1例为纤维肉瘤型,1例有黏液变性区域。

2.2.3免疫表型CD34定位于细胞膜上,部分在细胞质内,本组8例中7例阳性,1例为灶性阳性,普通型DFSP区较纤维肉瘤型DFSP区更强和弥漫,梭形细胞呈NSE和S-100蛋白阴性,所有病例均为Vimentin阳性。

3.1临床特征DFSP以中青年发病多见,发病高峰年龄20~60岁。本组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的近端。

3.2病理特点经典的DFSP组织形态表现为梭形瘤细胞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瘤组织常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内形成蜂窝状结构。近年来发现DFSP有不同的变异,结合文献和本组资料予以分述。

3.2.1黏液变性最常见,以复发病例多见,本组1例。由于间质黏液积聚,瘤细胞星形或梭形,散在分布,使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不明显甚至消失。

3.2.2纤维肉瘤区域复发者易发生,瘤细胞明显异型,核分裂象增多,瘤细胞排列成人字形或青鱼骨状,不表达CD34,仅个别呈灶性阳性,与四周DFSP区明显不同;该区域占肿瘤的小部分,出现此区域肿瘤恶性程度提高,有复发及转移可能。

3.2.3其他有肌样分化、Bednar瘤、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本组未见。

3.3鉴别诊断

3.3.1真皮纤维瘤发生于真皮,有不典型的漩涡状或席纹状结构,可浸润皮下脂肪组织,与早期DFSP或浅表DFSP活检组织较难鉴别;但真皮纤维瘤瘤体较小,1~2cm,表皮增生,无皮肤溃疡;瘤细胞间见粗细不等的胶原束,瘤细胞浸润脂肪为放射状;DFSP瘤内无胶原束,瘤细胞可沿皮肤附件、皮下脂肪小叶的纤维间隔浸润,分割脂肪组织形成蜂房状结构;另外CD34阴性、Mac387、CD68阳性与DFSP不同,且真皮纤维瘤表达FⅧRag,而DFSP不表达已有报道。

3.3.2神经纤维瘤单发的神经纤维瘤位于皮下,肿瘤内富于胶原纤维和无定形基质,HE染色呈淡红或无色。其间分布少量神经膜细胞和神经纤维及其髓鞘和轴索,瘤细胞呈波浪状排列。有时与细胞密度低的DFSP难鉴别;部分神经纤维瘤病例表达CD34,故用CD34、S-100蛋白并不能区分两者,需结合NGFR、MBP等神经标记来帮助诊断。3.3.3黏液性脂肪肉瘤发病年龄40~60岁,可发生全身各处,位于深部软组织,多位于肌肉,偶可浸润皮肤;瘤细胞呈星形或梭形,常疏散分布在黏液样基质间,间质含丰富的丛状的毛细血管网;仔细寻找见脂肪母细胞,脂肪染色阳性及S-100蛋白阳性可与DFSP及GCF区别。

3.3.4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此瘤通常位于皮下组织,体积较大,瘤细胞异型性大,细胞丰富区见典型MFH图像。CD34阴性。

3.3.5纤维肉瘤好发于肢体,初期为小结节。可位于皮下,可以发生黏液变性,应注重与DFSP伴FS区鉴别。纤维肉瘤恶性程度高,临床治疗不同,应防止过诊断。

1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32-2434.

2陈洁宇,周晓军.CD34抗原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18:196-197.

3BettiR,InselviniE,CrostiC.Unknsualfeaturesofprimary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anditsmyxoidrecurrence.JCutanPathol,1996,23:283-287.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相似的文章

更多>>

纤维肉瘤疾病

X线所见: 以溶骨性病变为主,严格讲,无任何肿瘤性成骨,其影像变化大,无明显特征,其溶骨范围较大,边界模糊,皮质骨断裂,侵入软组织中,骨膜的骨反应少或无,在一些病例中,纤维肉瘤可穿透松质骨和皮质骨,产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