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9:53:17 来源:www.12anmo.cn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
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几种类型。日常所见贫血疾病,大多数患者属于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在4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从目前我国儿童健康普查情况来看,缺铁性贫血的现象相当普遍。据调查研究显示,该病在6个月--6岁的患病率约为40%左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什么小儿易患缺铁性贫血?
血是人的命脉。一个健康的小孩,从外表看,面色红润是应当具有的特征之一。小儿常见的贫血多是由于营养调配不当所致。供应造血的营养素不够所产生的营养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最旺盛的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地较多。出生后4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故应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罹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均可导致本病。
近年来发现,如每日以大量(大于1000毫升)未经煮沸的鲜牛奶喂养小儿,可发慢性肠道失血而致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n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女月经过多、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以及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可引起本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可确诊本病。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标,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易乏力,爱疲倦,精神不佳,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它疾病,甚至影响到智力和学习。
要预防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必须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应同时加服维生素,可促进铁的吸收。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几。
下面介绍一些铁含量高和吸收率强的食品,以供参考。
1)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是便于婴儿食用。
2)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吃。
3)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它营养,所以它仍不失为婴幼儿补充铁来源的一种较好的辅助食品。
4)动物血液: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供给集体托、幼机构,这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个价廉方便的食品。
5)黄豆及制品:黄豆在我国人民营养及儿童营养方面的重要性及地位,已有不少营养学家提到过。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铁吸收率为高。
6)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中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中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的脂肪,添加在多种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儿童们欢迎。
7)绿色带叶的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8)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100克含铁185毫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