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时间 : 2009-11-27 02:54:30 来源:www.aliyiyao.com

[摘要]

  (一)糖皮质激素为成人ITP治疗的一线药物。可用泼尼松,剂量为1~2mg/kg·d,口服;对治疗有反应的病人血小板计数在用药一周后可见上升,2~4周达到峰值水平。待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可逐渐减量,小剂量(5~10mg/d)维持3~6个月。对成人ITP,也可一开始即用小剂量泼尼松(0.25mg/kg·d)口服,其缓解率与常规剂量相似,而激素的副作用减轻。当足量的泼尼松应用长达4周,仍未完全缓解者,需考虑其他方法治疗。出血严重者,可短时期内使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激素治疗ITP的反应率约60%~90%,取决于治疗强度、期限和所界定的反应标准。皮质激素治疗ITP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减少抗体包被的血小板在脾脏和骨髓中的消耗;②抑制脾脏抗血小板抗体的生成;③可能通过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促进血小板生成;④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二)脾切除ITP病人脾切除的适应证包括:①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减量或停药复发,或需较大剂量(15mg/d)以上维持者;③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由于有些病人对激素的治疗效果呈延迟反应,故判断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应该个体化,以确定脾切除的最佳时间。50%~80%的ITP病人切脾后血小板持续地升高至正常水平。通常在切脾后24~48h,血小板计数快速增加;手术后10天左右,血小板计数可达峰值,甚至达到1000×109/L。10%~15%的病人脾切除后不久或数年后复发,可能与存在副脾有关。故在脾切除术前,应用99m锝扫描技术,或CT扫描技术确定有无副脾;术中仔细探查副脾存在与否并予切除非常重要。脾切除后的感染发生率极低,尤其在术前应用了多价肺炎球菌疫苗者。
35NN3UCW00XPRMVUA5W6V56MHE30EJ1S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血栓性...”相似的文章

更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

实验室检查 正常红细胞用51Cr标记后在TTP患者循环内半衰期仅3天(正常25~26天),间接胆红素 升高,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40%~80%有轻度氮质血症,肌酐清除率下降。 1.外周血:患者均有贫血的表现,...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