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5:54:37 来源:www.39kf.com
低场MRI对脑血管母细胞瘤20例的诊断属于2009年第6卷第6期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脑血管母细胞瘤在低场MRI的表现特点,探讨低场强MRI对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后病理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脑血管母细胞瘤在低场MRI的表现特点,探讨低场强MRI对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20例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低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用GE0.2T永磁型MR行常规及强化扫描。结果20例中发生在小脑半球18例,桥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母细胞瘤;诊断
血管母细胞瘤是肿瘤,组织学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发病年龄13~60岁,平均31.5岁。
1.2方法用美国GE0.2T磁共振,选用矩阵256×256,层厚5mm,无间隔,采用自旋回波(SE)技术,T1加权像TE/TR15/500ms,T2加权像TE/TR100/3000ms,选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20例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再行强化扫描,选用GdDTPA,用量0.1ml/Kg,静脉快速推注后行T1加权序列扫描。
2.1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20例中,桥脑前池区1例,右颞叶1例,余18例均在小脑半球(其中小脑蚓部5例,左半球2例,右半球6例)。病变最大5.3cm×5.0cm×4.4cm,最小病灶直径约1.7cm。
2.2MRI表现及分型见图1~3。
2.2.1大囊小结节型本组有17例,占85%。病灶呈囊性内有壁结节,多为类圆形,境界清楚,边缘欠光滑。T1加权像上,囊变部分呈略高于脑脊液之低信号,附壁结节信号高于囊变部分;T2加权像上,囊变部分呈高信号,稍低于脑脊液信号,附壁结节低于囊变信号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后,附壁结节显著均质强化,而囊液及囊性部分之边缘无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轻或无水肿。
2.2.2单纯囊型少见,本组1例,类圆形,未见壁结节,囊与囊壁信号同大囊小结节型的信号,无明显变化,增强后也未见明显变化。
2.2.3实质型本组2例,为类圆形,边界不清,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对比强化。
2.2.4血管母细胞瘤的间接表现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病灶的大小及是否挤压四脑室等,可出现不同的MRI间接表现:(1)占位效应: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占位性改变,临近脑组织受压,局部脑沟、裂、室、池变小,移位,变形等。(2)若压迫脑室系统,可出现脑积水。(3)周围脑水肿,但不常见。
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低场MRI诊断可靠、可信[2]。本组经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母细胞瘤,其低场MRI表现均有其共同点及特征性改变。20例影像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19例,约占95%,与有关资料报道相符[3],其中1例因发生在颞叶,呈实质性,出现误诊。鉴别诊断:血管母细胞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具有可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囊性星形细胞瘤:①附壁结节通常较大,因其结节内缺乏血管,增强扫描时强化不如血管母细胞瘤显著;②囊性星形细胞瘤囊内液体在MRT1加权像的信号通常较血管母细胞瘤高;③星形细胞瘤主要见于儿童,而血管母细胞瘤常见于成人。(2)小脑单纯性囊肿:囊内完全为脑脊液信号,囊周无水肿。
【参考文献】1鱼博浪,郭佑民.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3155.2王永生,刘怀军.磁共振诊断粹集,第10版.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8.3狄玉进,赵秀芹.低场MRI对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与临床研究(附27例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3031.(本文编辑:李晓言)
作者单位:472000河南,黄河三门峡医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