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他疾病)

时间 : 2009-11-26 23:24:25 来源:www.100md.com

[摘要]

六、辅助检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查可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如肢体血流图,肢体血管彩色超声,肢体多普勒超声和节段动脉压,踝/眩压力指数等检测,可以确定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程度,肢体血流状态以及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但对诊断本病无特异性。

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微循环改变比较明显,尤以趾(指)甲皱微循环障碍最为突出。血液流变学检查常有血液黏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性,纤维蛋白原值等异常。

血管造影可以明确病损的部位和范围,更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损相鉴别。

七、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几乎全为男性,发病年龄20~40岁。

2.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表现:发凉、怕冷、麻木、间歇跛行、淤血、营养障碍改变等,常累及下肢,上肢发病者少。

3.40%~60%有游走行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和体征。

4.各种检查证明,肢体动脉狭窄、闭塞的位置多在N动脉及其远端动脉(常累及肢体中、小动脉)。

5.几乎全有吸烟史,或有受寒冻史。

6.在疾病活动期,患者血液中,IgG、IgA、IgM抗动脉抗体,免疫复合物阳性率增高,T细胞功能降低。

7.动脉造影:病变多在股、N动脉及其远端动脉,动脉呈节段性闭塞、狭窄,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属正常,动脉闭塞的近远端多有树根形侧支循环动脉。

有哪些常规药物来治疗脉管炎呢?

治疗脉管炎的药物以扩血管和防止小板聚集两类药物为主;

扩血管药物:应用血管舒张药物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常用的扩血管药物如下:

1、妥拉苏林:25毫克,口服。每日4至6次或25毫克肌肉注射或动脉内注射,每日1至2次,根据病情,剂量每次可增至50毫克。

2、烟酸:50至100毫克,口服,每日3至4次。3、罂粟碱:30至60毫克,每日3至4次,口服或皮下注射。此药有成瘾性,不宜长期使用或病情重者短期使用。4、2.5%硫酸镁:用新配制的溶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2周后可重复。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能够防止狭窄血管形成血栓,以免进一步阻塞血流。1、前列腺素E:10毫克,加1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该药有扩血管及抗血小板凝集的双重作用。2、肠溶阿司匹林:100毫克,口服,每日三次。3、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另外,用传统中医药治疗脉管炎有一定效果。组方时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兼证不同配以温里、补气或清热类药物。当脉管炎患者局部有溃疡或坏疽时,常继发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单纯用药物治疗脉管炎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时,宜选用手术治疗。

对于单纯的小动脉闭塞,我们采用的是骨性血管再生术,使新生大量血管网和小动脉延伸到肌肉和皮肤中,缺血症状得到改善。

对于较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如何治疗呢?对于合并髂动脉、股动脉等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我们先期以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来打通在血管,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再施以骨性血管再生术,效果较好。

对于一般状态较差,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病变,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采用药物血管搭桥术能够改善患病肢体的血供。药物血管搭桥就是用一根制的导管,用持续高压方法把血管扩张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直接注射到血管阻塞、供血不足的部位,通过药物局部渗透作用,扩张缺血部位的小血管,并促使缺血区产生新的小血管,改善局部缺血。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12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

一、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氏试验) 患者平卧,患肢抬高45°,3分钟后,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变化;然后让病人坐起,下肢垂于床旁,观察肤色变化,若抬高后足趾和足底皮肤呈苍白或腊黄色,下垂后足部皮肤为潮红或出现斑...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