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4:47:33 来源:www.shenmeshi.com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为慢性周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疾病。又称伯格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嗜烟历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obliterans)为慢性周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疾病。又称伯格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嗜烟历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现进行性狭窄以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其坏疽。治疗可对症,采用血管扩张药、止痛剂,必要时可进行各种手术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青壮年的动脉和静脉的一种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病变本多数发生在四肢血管,尤其是下肢为常见。病理改变首先是血管内膜增厚,随后有血栓形成,以致最后血管完全阻塞。通常病变首先出现于肢体动脉远端,如胫后、胫前、尺、桡、足弓、掌弓、趾、指等动脉,病变进一步发展才累及股动脉和肱动脉等。病变节段和正常部分之间的界线非常分明,伴行静脉常同时受累,一般都较轻。晚期,血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硬化。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主要侵袭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并以下肢血管为主。其致病因素较复杂,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吸烟、寒冷、激素影响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典型症状有间歇性破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足趾有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静止痛)。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
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故手足乃五脏之枝干,疮之初生,形如栗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犹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浸、相传五指,传遍上至脚面,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缩、其秽异香难解,其命仙方难医也”。故要早发现凉、麻、疼、四肢不适,及早就医是完全可以医好的。
此病多因脾肾两虚,阳气不足,气血不充,外受寒湿,以致气滞血凝,经络阻隔,气血不能濡养四末发为脱疽(足)。
患肢发凉、发麻、皮肤苍白,有时抽疼、指趾甲增厚,粗糙而脆、反复发作或日久局部皮肤发紫暗色或因缺血、缺氧、皮肤则变焦黑、坏死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影像学表现
四肢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阻塞部位和侧支循环情况,可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表现颇为相似。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可发现管腔变狭小,至后期一段血管呈完全闭塞。在闭塞处之上管腔较光滑、无充盈残缺现象,其血管并不呈扭曲状。血栓闭塞住脉管炎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都可产生侧支循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诊断
需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鉴别。有人认为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侧支循环血管虽多,但较细小,其有效程度不如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