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及其认识误区

时间 : 2009-11-26 11:20:49 来源:www.jk360.net

[摘要]

愿意诊断“药物性肝炎”,因为药物是医生给开出的,既然这种药能引起肝病,你为什么要给病人开?会惹出一些麻烦;也有不少医生还不认识药物性肝病。有专家指出,临床上实际发生的药物性肝病数量远较报告数为多,估计为正常报告数的16倍!药物性肝损害占住院黄疸病人的2%~5%,占所有“急性肝炎”住院病人的10%左右,在老年肝病中约有20%左右为药物性肝损害。

误区2:别人用过这种药没出现肝脏损害,我用了这种药也就安全了,准字号药品不会发生肝损害。这都是糊涂认识,诚然,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的药品是安全的,这没有问题,但这是对绝大多数用药者说的,对于少数的个体仍然可能产生毒性,引起肝损害。一种药引起肝损害的几率约为1/万~1/100万,这就是药物学家说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不可预测性”。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也是这个道理。一种药品从药厂推向临床应用,要经过Ⅰ、Ⅱ、Ⅲ期乃至Ⅳ期的临床试验,在Ⅰ、Ⅱ期临床试验时,应用该药品的人数虽然达到要求,但还不是非常广泛,可能没有发现肝损害,到了Ⅲ、Ⅳ期临床试验时,扩大了应用范围,参与的人数更多,就可能有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毒副反应。即使Ⅲ、Ⅳ期试验没有问题,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仍可出现严重的肝脏损害,这与病人个体的体质有关。

误区3:在用药过程中没发现肝损害,停药后当然就再也不会出现肝损害,我已经用药1周乃至15天没有发生肝损害,今后就再不会发生肝损害。一般说,药物性肝损害大多数是在应用药品当中发生的,但是,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在停药后的短期内也可能发生肝损害,虽然停药了,而药物在体内仍然没有全部排出,药物在体内的氧化还原、水解反应还在进行中,其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肝损害;另外,有的药物可能引起人体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停药后出现肝损害也不足为怪。

误区4:纯中药和纯中药制剂没有肝脏毒性。这又是一种常见的糊涂认识。目前在媒体上的药品广告,经常宣传的就是“纯中药制剂”没有任何毒性,几乎成了“口头禅”,许多人也被这种广告所迷惑。实际上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并非少见,这早已被医学家们所证实。现已发现,至少有60种以上中草药及其制剂可致肝损害,如首乌、黄芩、黄药子、马兜铃、雷公藤、苍耳子、百合、番泻叶、土荆芥、芫花、苦楝子、苦楝皮、贯众、薄荷、丁香、肉豆蔻、水田七、天花粉等等,长期应用均可致肝损害。日本报告最常用的小柴胡汤还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损害,许多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非常复杂,一直也没有搞清,其毒理学更是一片空白,至于偏方、秘方的肝毒性也都需要重视。国内的专业杂志也不断报告中草药所致的肝损害。说“纯中药制剂可能有肝毒性”并不是否定中草药的作用,相反,中草药大致上是相对安全的,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挖掘这个祖国瑰宝,客观评估中草药的性能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味地说“纯中药没有任何毒性”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不负责任的。

误区5:保健品没有肝毒性,最为安全。这是更大的认识误区,因为应用保健品导致的肝损伤也有报告,比如最近就有减肥茶引起肝脏损害的事件发生。所谓保健品其实应称为保健食品,叫做“保健药”就更不对了,它只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但是,我国的保健食品中常常被加入某些中西药物,出现毒副反应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对市售的保健品一定要严格选择,不能跟着广告跑,不能将保健食品当成药品,它不能治病,也不能将保健食品当成十分安全、万无一失、多多益善的补品,不要别人用你也用,免得到头来“别人发病你也发病”。

9731248: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药物性肝病及其认...”相似的文章

更多>>

药物性肝病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 (2)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浆白蛋白可降低,严重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降低,血氨 升高,血糖 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