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0:04:10 来源:www.dg16.com
用药过程中导致的肝脏损害可致药物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药物性肝硬化重点在于预防,预防早期的药物性损伤,如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定肝功能。
用药过程中导致的肝脏损害可致药物性肝硬化。能引起不同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约200种以上,其中有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物如醋氨酚、肌松药、麻醉药、抗惊厥药、抗生素、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抗结核药、抗癌药和免疫抑制药、激素类药、口服降糖药、抗甲状腺素药、H2-受体阻滞剂、精神病治疗药等等。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
药物性肝硬化临床表现
1、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史,特别是能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药物,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醋氨酚,阿司匹林,胺碘酮,磺胺药等,个别药物呈隐匿性进展直至肝硬化,如氨甲喋呤。
2、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3、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硬化。
4、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除外心原性肝硬化等。
药物性肝硬化预防
药物性肝硬化重点在于预防,预防早期的药物性损伤,如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定肝功能,对已经存在的肝病或肾病患者,更应监测用药期间的肝功能变化。对一度有药物性肝损害史者,应避免再度使用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对于药物性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纤维化,应及早应用抗纤维化药物,如丹参、当归等。另外,根据药物的致肝损伤机制,可选择针对性药物与治疗药物合同,以预防肝损伤的发生,如甲吡丙酮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活性,乙酰半胱氨酸可促进gsh合成,乙酰水杨酸可减低钙离子浓度等。
任何关于药物性肝硬化方面的疑问》》点击免费咨询,与专家在线交流!《《东莞国境口岸医院采用"六维一体"中西医整合疗法治疗肝病,"六维一体"中西医整合疗法是指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病毒、抗感染、促进肝细胞再生、调节内环境平衡六原则有效果结合并灵活应用的一种疗法。打破了乙肝病毒难以彻底杀死,治疗过程常出现反弹,耐药性产生及病毒发生变异的现状,改变了单一的抗病毒治疗模式。此疗法互为因果,促进肝脏血液增加,促进胆汁生成和排泄,降低转氨酶,退黄,促进肝细胞再生而使肝炎快速治疗。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