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组织胞浆菌病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护理

时间 : 2009-11-26 13:17:30 来源:journal.shouxi.net

[摘要]

对1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采用二性霉素B抗真菌及支持治疗和护理。结果住院15~60 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主要针对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口腔、消化道症状进行对症护理,预防及处理二性霉素B等药物不良反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护理首席医学网2007年10月12日01:28:37Fri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朱红琳,李振华,罗健,丁红琴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湖北武汉430022)

加入收藏夹

【摘要】对1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采用二性霉素B抗真菌及支持治疗和护理。结果住院15~60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主要针对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口腔、消化道症状进行对症护理,预防及处理二性霉素B等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营养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二性霉素B;护理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以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为主,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临床表现多样。近年来文献中组织胞浆菌病的报告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2],但本病的临床护理文献报道甚少[2,3]。因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规范其临床治疗及护理,从而提高其治愈率十分必要。现将我院1992年2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11例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49岁、平均31.4岁。发病至确诊时间1~6个月。骨髓象检查诊断10例,淋巴结病理活检诊断1例(均在组织巨噬细胞中找到卵圆形的组织胞浆菌孢子)。11例外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计数(PLT)均减少3例,WBC、Hb减少3例,WBC、PLT减少1例,Hb、PLT减少4例,1例仅有Hb减少。确诊前均在外院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中1例发病前2周曾参加过植树造林活动,2例有养宠物狗并有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11例均有持续发热(T38.0~41.8℃),乏力、体重减轻10例,肝脏肿大8例,脾脏肿大9例,淋巴结肿大5例,出血倾向4例,结肠溃疡伴腹痛、腹泻2例,口腔溃疡1例。

1.2治疗方法

①抗真菌治疗:采用小剂量二性霉素B治疗8例,初始剂量为5mg,每次递增5mg,隔天用药,总药量达500mg即可;二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例,总剂量达1500mg。②支持疗法:输全血、血浆、白蛋白,补充能量合剂;护肝。

治疗3d后11例体温均降至正常范围;经过15~60d的治疗,肝脾逐渐回缩,精神及营养状态良好,体重增加,WBC、Hb、PLT恢复正常,骨髓象检查无组织胞浆菌生长,临床治愈出院。

2.1发热的护理

11例患者均为持续发热,T38.0~41.8℃。1~2h测体温1次。出现畏寒时注意保暖,给予热饮。当腋温达38.5℃以上,给予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若体温不降可考虑药物降温,如安痛定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纳肛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勿采用乙醇擦浴,以免皮肤出血。加强基础护理。

2.2肝脾肿大的护理

8例肝肿大,9例脾肿大(达脐部),患者肝脾区不适、压痛。肝脾质地硬、脆,因此嘱患者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防止因活动或翻身、弯腰时出现肝脾挤压破裂。饮食勿过饱,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过猛,采用坐便器,避免挤压腹部增加腹压。密切观察肝功能,应用泰特、肝乐宁,九维他等药物护肝治疗。

2.3血细胞减少的护理

①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本组8例血小板减少,其中4例皮肤粘膜出现出血点。1例鼻腔出血,给予止血敏4g、维生素C2g静脉滴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定时在鼻腔内滴入无菌液体石蜡,使粘膜湿润,3d后取出凡士林纱条,未再出血;1例排黑色稀便数次,予禁食,输血小板、止血药物,经上述处理后均止血;2例双下肢皮肤有出血点,经观察出血范围,指导其保持皮肤清洁,勿搔抓,每天用温水擦洗等,逐渐好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量,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以防牙龈出血。所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均嘱勿剧烈活动,防止外伤出血。②白细胞减少的护理:患者住单人间,限制探视;保持口腔、肛门及皮肤清洁,防止发生感染;给予瑞白皮下注射或利血生口服,升高白细胞。③贫血的护理: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营养的摄入。必要时输全血或成分血。

2.4口腔、消化道护理

①口腔溃疡的护理:1例患者腭部及左下牙龈溃疡伴疼痛3月余,病理活检证实溃疡为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给予生理盐水10ml、二性霉素B5mg、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1次/d。给予舒尔芬止痛,进食温热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进食前先用2%盐酸利多卡因漱口;溃疡局部用碘酚涂搽;给予朵贝氏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经过上述处理2周后溃疡愈合。②结肠溃疡的护理:2例患者腹痛,伴腹泻3~5次/d。肠镜检查示结肠溃疡,病理活检报告为组织胞浆菌性溃疡。疼痛发作时采用局部热敷,解除肠痉挛;观察大便的性状及量,注意保持肛周清洁。指导患者进食温热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的食物,避免饮用牛奶及乳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禁食冷食、多纤维蔬菜及其它刺激性食物。

2.5药物治疗的护理

本组9例采用二性霉素B治疗,其中4例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经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12.5mg、减慢输液速度、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后缓解。1例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给予喜疗妥局部外敷,华法令3mg口服,1次/d,肝素钙10000U皮下注射,1次/12h,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于第13天好转。1例患者由于进食少,出现低血钾,给予静脉补钾,出院时血钾仍然偏低,指导患者继续口服补达秀,1周后复查电解质,血钾恢复正常。1例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呼吸急促,经给予吸氧、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12.5mg后缓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药物反应,药物现配现用,静脉滴注时避光;严格控制滴速,15~20gtt/min;输注前30min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或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输液中加入5%碳酸氢钠1~2ml,以碱化尿液,减轻肾脏毒性反应。常规给予口服补达秀1.0g,2次/d。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穿刺时选择较大的血管,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长期刺激。使用激素时,应警惕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2.6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患病,或在外院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产生恐惧、疑虑、焦虑心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讲解二性霉素B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用药前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其不适会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7营养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鱼、瘦肉、蛋、蔬菜、水果等;可适当增加餐次。遵医嘱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成分血等,以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

2.8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定时通风,2次/d、30~60min/次;紫外线照射,2次/d,30min/次;0.5%过氧乙酸擦地,1次/d,喷洒墙面,1次/周;消洗宝擦床头柜、椅,1次/d;固定1名家属陪护;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注意戴口罩。

2.9健康教育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真菌,常存在于富含鸟类或蝙蝠排泄物的土壤中,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粘膜而感染。接触到组织胞浆菌的人,大部分不发病或症状较轻微或病变较局限,只有少数人发展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2糠植ド⑿宰橹〉幕颊呶庖吖δ苋毕莼蛎庖吖δ艿拖拢D4/CD8异常、AIDS、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器官移植后[4,5]。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组织胞浆菌的存在方式及传播途径,从而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可能含组织胞浆菌的环境;指导患者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劳累,以防疾病复发;勿养宠物,尤其是狗、鸡、鸽;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食具消毒,器具专用;防止再次感染。在农村养鸡、养鸽应远离居民区,经常喷洒消毒药水,保持清洁卫生;清除鸡粪、鸽粪时,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吸入组织胞浆菌的孢子。

【参考文献】[1]陈万新,樊丽华,黎维民,等.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九例临床及骨髓象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38.[2]雷家英,姚莉,吴丽芬.1例组织胞浆菌病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76.[3]梁丽珍,常艳明.二性霉素B治疗2例组织胞浆菌病的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1):26.[4]RoubsanthisukW,SriussadapornS,VawesornN.CPrimaryadrenalinsufficiencycausedbydisseminatedhistoplasmosis:reportoftwocases[J].EndocrPract,2002,8(3):237.[5]LimayeAP,ConnollyPA,SagarM,etal.TransmissionofHistoplasmacapsulatumbyorgantransplantation[J].NEnglJMed,2000,343(16):1163.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组织胞浆菌病疾病

本病不能单凭病史和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胸部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照相术有诊断价值,血清学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对菌丝型抗原测定为1∶4和对酵母型抗原为1∶16,是疾病活动的有力证据,组织胞浆菌素皮内试验 阳...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