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5 22:18:35 来源:www.x5dj.com
作者:杨树礼
作者单位:137000吉林大安,大安市卫生学校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尤以消化道中毒途径患者起病症状急、重且病死率高,常规治疗方法是尽早洗胃、导泻以消除口服农药。但是单纯一次洗胃和导泻不能彻底清除胃肠通内的毒物,有文献报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1日后死亡的病例,经尸检肠道内仍有残留农药存在。笔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意在将残留在胃肠道内的农药经胃、十二指肠引流出来,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成功抢救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4年2月口服中毒住院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例10例为治疗组,其中重度中毒6例,中度中毒4例,同样选择2000~2002年9例为对照组,其中重度中毒6例,中度中毒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情程度分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09,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常规洗胃机清水洗胃、导泻,静注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脱水利尿等对症治疗,入院及时采血清查胆碱酯酶活力,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中,洗胃完毕后拔除洗胃管,插入胃肠减压管进行胃肠引流,一般2~3日,引流物无农药味为止。其中每4h1次用生理盐水250ml注入胃内灌洗,持续胃肠引流。记录阿托品、解磷定使用剂量,记录病人神志转清时间,胆碱酯酶活力上升至正常50%时间,与对照组的剂量时间记录作比较。
1.3统计学处理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治疗组与对照组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剂量,胆碱酯酶活力上升至正常50%的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明洗胃后持续胃肠引流和反复胃肠灌洗是必要和有效的。见表1。表1两组病人用药及疗效比较(x±s)
消化道吸收中毒,要比由呼吸道吸入一般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或从皮肤吸收的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程中胃肠黏膜中残留的农药以及短时洗胃由上消化道冲入下消化道的农药反复吸收,病情会反复持续或加重,病情不同程度达到阿托品化的用量差异较大[1],本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笔者在救治AOPP患者中,在常规救治过程中,采取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的方法,通过对比发现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组病人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胆碱酯酶活力上升至正常50%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主要是通过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把含有高浓度有机磷农药从胃、十二指肠不断引流出来,从源头上阻断有机磷农药进入血液,加快了血液中有机磷的清除速度,减少磷酰化胆碱酯酶的形成,再者有机磷农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氧化后毒性反而增强,氧化后的有机磷农药一部分随胆汁排入胆道系统重新吸收入血,形成有机磷农药的“肠肝循环”,造成二次中毒[2]。通过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及反复生理盐水灌洗,使得进入肠道的残留毒物得到有效清除,因此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自然相应减少,病人持续中毒可能性减少,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加快,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它是一种救治AOPP的简便有效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3-964.2钱向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关系的探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37-239.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