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如何健脾滋阴

时间 : 2009-10-28 10:22:36 来源:搜狐博客

[摘要]

小儿厌食症在临床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中医辨证属脾阴不足类型的比例较高。

  小儿厌食症在临床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中医辨证属脾阴不足类型的比例较高。对于小儿厌食症的病理.有人曾运用胃电图测定和频谱分析技术对照研究了小儿厌食组和正常组.结果发现厌食患儿大多具有胃肠电异常.主要表现为胃电基本节律减慢、异常蠕动增强提示厌食患儿存在胃有效运动减弱.排空障碍有关。厌食的中医病机。一般认为.由于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故其“脾常不足”,包括阴阳两方面的不足。《温病条辨.小儿咳》指出:小儿生长发育过程是“阴气长而阳气充”.提示阳不充自有阴之亏.阴不足也表现阳气损,可见,bJL多以阴亏为本.阳损为标。“fl~JL脾常不足”常常首先不足于阴.其次不足于阳。小儿厌食是,I,JL生理性脾常不足在病理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脾阴不足在厌食患儿中尤为多见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调查现代厌食患儿300例,其中有形体消瘦等阴亏见症者240例.占被调查数的80%。

  小儿厌食症临床有丽方面突出的病理表现.一是出现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调,症见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不调,易于汗出者.定位在脾;二是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多饮,舌淡红少津,舌苔欠润,脉濡数.即属小儿脾阴不足。脾阴虚是其本,运化失司是其标,阴虚脾燥失去濡养,其生理功能自然低下古人曾把该病机比作“釜中无水”,认为与“釜底无火”一样,会影响饮食转换为气血精微。

  临床上,小儿厌食症证属脾阴不足者.一多兼夹食滞而舌苔厚腻:二多病损及气,在消化分泌功能不足(阴亏)的同时,并见动力功能方面的障碍(阳气不足)。因此.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一般应分两步进行:初予滋脾消食.后予滋脾益气。消食在于治标,益气是运脾的重要手段.而滋益脾阴则贯穿始终。脾阴充足.食滞乃去,运化乃复。然后只需略参益气,则脾运自健。笔者常以加减益脾汤治疗。方药组成:太子参30g.淮山药24g,白扁豆、生谷芽、生麦芽各15g,莲子、粳米、白芍各12g,茯苓9g,白术、桔梗各6g,炙甘草3g。方解:太子参、淮山药甘平益脾为君,白扁豆、莲子、粳米扶益脾阴为臣,参用甘平淡渗的茯苓,使滋阴而无助湿之忧。阴亏损阳.佐以甘苦温的白术和甘温的甘草阴中求阳.更助阳生阴长。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护土.并使肝平脾自旺。佐谷芽、麦芽消食.合桔梗升清。全方共奏育阴健脾之功。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厌食症如何健...”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厌食症疾病

1.胃肠道出血时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质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电解质,血糖 ,血气,血浆渗透压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3.腹胀者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等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