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10 16:08:22 来源:医药导报
对症治疗。轻症病例一般在脱离接触过敏原后24~48h症状、体征可消失。重症病例可用泼尼松或氢化泼尼松,20~40mg/d,分次口服,疗程视胸片及肺功能改变而定。
诊断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急性型两中、下肺野弥漫性细粟粒状结节状影,杂以线状或片状间质性浸润。脱离接触过敏原后数周阴影消退。慢性型显示肺纤维化或蜂窝肺改变。
2.肺功能检查 常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退,PaO2降低,PaCO2正常或降低。急性期病变消散后,肺功能可渐恢复。慢性型晚期常出现限制和阻塞并存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多为不可逆性。
3.免疫学检查 ①血清沉淀素阳性。②IgG升高,补体降低。补体消耗效价升高。③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阳性,巨噬细胞抑制因子试验阳性。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细胞数增加,为正常的3~5倍,主要是T淋巴细胞。⑤肺活检组织免疫荧光镜检,可发现组织中有免疫复合物。⑥特异性过敏原皮肤试验、支气管吸入激发试验,可出现阳性结果(4~8h出现典型表现,24~48h消失)。
4.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肺炎、中毒性肺水肿、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和结节病等鉴别。
治疗
对症治疗。轻症病例一般在脱离接触过敏原后24~48h症状、体征可消失。重症病例可用泼尼松或氢化泼尼松,20~40mg/d,分次口服,疗程视胸片及肺功能改变而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