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23 15:34:03 来源:医药导报
我科自 1995 年以来, 应用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患者, 经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 深受患者欢迎, 现报告如下。
我科自 1995 年以来, 应用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患者, 经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 深受患者欢迎, 现报告如下。
眶上神经痛的病因、发病时间、职业、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规律性, 一般我们认为与感冒疲劳, 用眼过度以及气候、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
1 眶上神经痛的症状及体征自觉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眼眶及额部钝痛或剧痛, 甚者不能视物, 可伴有呕恶、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眼部检察: 视力、眼压正常, 无内、外眼及邻近器官疾患, 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终末枝, 通过眶上切迹, 分布于上睑及额部, 眶上切迹压痛为该病的重要体征,“ 眶上神经痛”据此而得名。据 56 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双眼发病为 32 例( 57%) , 单眼发病 24 例( 43%);男 18 例
( 32%) , 女 38 例( 68%); 职业:脑力劳动 26 例( 46%) , 体力劳动30 例( 54%);年龄最小者 13 岁, 最大者 70 岁; 发病时间最短者1 天, 最长者 3 个月;疗效观察:1 ̄6 次即可痊愈。针刺第 1 次即效如桴鼓, 针后患者立即感到疼痛明显减轻, 眼睛发亮, 及前额轻松感;针刺第 2 次时基本治愈, 患者基本无疼痛及其它不适,3 次一个疗程, 症状未完全消失隔 3 天可进行下一疗程。
2 针刺穴位
主穴: 眶上穴( 即眶上切迹压痛点) , 配穴:印堂, 阳白透鱼腰, 太阳。重者及发病久者, 先刺印堂, 后刺阳白透鱼腰, 再刺太阳, 最后刺主穴; 轻者或第 2、3 次可只取眶上穴。
3 方法
皮肤用 75%酒精消毒, 用双灭菌 22 号一寸针按上述方法针刺, 连续 3 天, 每日一次, 均采用提插法。针主穴时, 先用左手拇指自眶上缘向下轻推眼球, 再用右手拇、食指持针, 针尖朝上刺透皮肤直达切迹骨壁, 上、下提插数次, 达到麻、木、胀感后即迅速将针拔出。
4 注意事项
①严格消毒; ②针刺时尽量避开皮下血管;③避免刺入眶后, 甚至更深部位, 取针后立即用左手拇指用无菌干棉球压迫针孔 1 分钟  ̄2 分钟, 以防球后及皮下出血; ④针刺前向患者耐心讲解, 解除胆怯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 避免针刺意外发生,以取得满意效果。
5 体会
眶上神经痛易于诊断, 不分眼别、性别、年龄、职业及发病时间长短, 针刺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既经济又方便,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值得针灸工作者推广。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