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植物神经性发作 额叶癫痫的扣带回发作 额叶癫痫的运动皮质发作 构音障碍 肌阵挛 剧烈头痛 神经性耳聋 视神经萎缩 小脑性共济失调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外科 内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脑脊液氨基酸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颅脑CT检查 血常规 血糖 血液电解质检查 便常规 颅脑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 检查及血糖 ,电解质(钙,磷)测定。 2.脑脊液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病毒性脑炎时压力增高,白细胞增高,蛋白增高,细菌性感染时还有糖及氯化物降低,脑寄生虫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时,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阳性,颅内肿瘤可以有颅内压增高,蛋白增高。 3.血清或脑脊液氨基酸 分析 可以发现可能的氨基酸代谢异常。 4.神经电生理检查 传统的脑电图记录,包括头皮电极和特殊电极,如蝶骨电极,鼻烟电极,卵圆孔电极和颅内电极,颅内电极包括硬膜下电极和脑内深部电极,硬膜下电极包括线电极和栅电极,放置在可能是癫痫区域的脑部,往往可以确定癫痫灶和癫痫区域,并可以利用电刺激方法确定运动,感觉和语言的界限,称为功能定位图,对规划手术切除范围有很大帮助。 传统的脑电图记录方法,虽然能确定癫痫灶和癫痫区域,但往往无法将脑电图的癫痫发作与临床发作症状正确的联系起来,因此,利用闭路电视或电视影像与脑电图同时记录作长程监视,往往能记录到多次习惯性癫痫发作,区别假性癫痫和确定癫痫发作开始和临床症状的关系。 新发展的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m,MEG),对脑深部的癫痫放电电源(dipolesource)能提供更准确的定位。 5.神经影像学检查 CT和MRI大大提高了癫痫病灶结构异常的诊断,50%~70%的症状性癫痫(symptomatic epilepsy)可以在CT或MRI上看到病理结构变化。 CT和MRI看到的是静态的构造异常,对因癫痫状况存在引起的脑功能失常无法正确估计,目前已在临床应用脑功能检查,包括阳离子衍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衍射断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SPECT)和MRI光谱分析仪(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PET可以测量脑的糖和氧的代谢,脑血流和神经递质功能变化,SPECT亦可以测量脑血流,代谢和神经递质功能变化,但是在定量方面没有PET准确,MRS可以测量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天冬氨酸,含胆碱物质,肌酸和乳酸在癫痫区域的变化。 6.神经生化的检查 目前已经应用的离子特异电极和微透析探针,可以放置在脑内癫痫区域,测量癫痫发作间,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某些生化改变。 7.神经病理检查 是手术切除癫痫病灶的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癫痫病因是由脑瘤,瘢痕,血管畸形,硬化,炎症,发育异常或其他异常引起。 8.神经心理检查 此项检查可以评估认知功能的障碍,可以判断癫痫病灶或区域在大脑的哪一侧。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癫痫诊断主要根据发作史,目击者对发作过程提供可靠的详细描述,辅以脑电图痫性放电证据即可确诊,症状性癫痫在病史及体检两方面均可找到线索,病史方面,如围生期异常,头颅外伤,脑炎,脑膜炎 病史等,或同时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剧烈头痛 ,偏瘫 或单瘫 以及智力低下等,也可以有全身症状,如低血糖发作,代谢或内分泌障碍,阿-斯综合征,寄生虫如血吸虫,肺吸虫,猪绦虫等,对于发病年龄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即使体检和EEG均未发现异常,也还不能完全排除症状性癫痫,尚需随访复查,必要时做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症状性癫痫还应对病因是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做出诊断。 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2001)建议在诊断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时采取诊断轴(diagnostic axis)的思路,首先描述发作现象,进而确定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epileptic syndrome),再进一步查明病因(etiology)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后针对病因和损伤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 1.痫性发作(seizure)需要与各种发作性疾病鉴别 (1)癔症 :癔症有时表现为全身肌肉的不规则收缩,而且反复发生,须与强直-阵挛发作鉴别,询问病史可以发现癔症发作皆在有人在场和受到情感刺激时出现,发作过程一般较长,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整日整夜的发作,常伴有哭泣和叫喊,并无意识丧失和大小便失禁,也无撞伤,若在发作中检查,则可见到肌肉收缩并不符合强直-阵挛的规律,瞳孔,角膜反射和跖反射 并无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尤其是慢性患者,不少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包括情感反应,因此发现癔症色彩并不能排除癫痫,如果提示有精神运动性发作的依据,仍须做进一步检查。 (2)晕厥 :晕厥也是短暂的意识障碍 ,有时伴有短暂的上肢阵挛,需要和各种失神发作鉴别,血管抑制性晕厥前,大多有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史;由于静脉回流减少的晕厥多在持久站立,脱水 ,出血或排尿,咳嗽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晕厥多在突然起立时发生;心源性晕厥多在用力或奔跑时出现,多数的晕厥在发病前先有头昏,胸闷,眼前黑矇等症状,不似失神发作的突然发生,意识和体力的恢复也远较缓慢。 (3)过度换气综合征:焦虑状态和其他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因主动的过度换气而产生口角和肢端的麻木或感觉异常,可伴有头昏和手足抽搐,诊断时可嘱患者过度换气试验,以观察是否能重复产生同样的症状。 (4)偏头痛 :头痛性癫痫须与偏头痛鉴别,前者的头痛发作是突然的,持续时间不长,多持续几分钟,很少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EEG可记录到痫性放电,开始和终止均有明显界限,需要抗癫痫连续治疗方可奏效,而偏头痛发作是渐进性的,常为单侧,多为波动性头痛,多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EEG不能记录到痫性放电,多为非特异性慢波,偏头痛初始时用酒石酸麦角胺咖啡因可控制发作。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一般症状在5min内即达高峰,一次发作常持续5~20min,最长不超过24h,但可反复发作,本病应与局限性癫痫发作相鉴别,TIA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等危险因素,症状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症状多局限于一侧肢体,面部等,可反复发作,体检可见眼底呈脑动脉硬化征象,EEG检查多正常,颅脑CT扫描正常,少数可有腔隙性脑梗死 ,而癫痫可见于各种年龄,除老年人继发于脑血管病的癫痫外,前述的危险因素在癫痫患者中并不突出,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多为数分钟,极少超过半小时,局限性癫痫的症状开始为一个上肢后而扩展到全身,发作后体检一般无异常,EEG可发现局限性异常脑波或痫样波,CT可发现脑内病灶。 (6)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为睡眠障碍 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可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和入睡幻觉等,表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仅10%的患者具有上述四联征的全部症状,本病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起病,以10~20岁最多,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为10~20min,自动清醒并立即恢复工作,每天发作数次,神经系统检查 多正常,少数患者有肥胖和低血压,睡眠监测可发现特异性异常,白天的发作性入睡为快速眼动相睡眠(REM);夜间睡眠与健康人不同,其睡眠周期从REM开始,而健康人则以非快速眼动相睡眠(NREM)开始,本病应与失神性癫痫鉴别,失神性癫痫起病年龄较发作性睡病早,儿童多见,失神性癫痫是突然的意识丧失而非睡眠,失神性癫痫有的伴有失张力,但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数秒钟,EEG可见3次/s的棘-慢波综合,是失神性癫痫的特征性改变,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此外,癫痫还应与发作性精神症状以及发作性其他内脏症状等鉴别。 2.症状性(symptomatic)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病因鉴别 (1)引起癫痫的全身性疾病: ①低糖血症:发作时间多在空腹或剧烈运动后,一般先有心悸,头昏,出汗,恶心,烦躁等症状,甚至行为失常,有此类病史者要做空腹血糖 测定以进一步诊断。 ②低钙血症:对于有手足抽搐,长期腹泻 ,脂肪泻或甲状腺手术史者,或在体检中发现佝偻病 畸形的患者,需做血钙,磷测定。 ③氨基酸尿症:对于智力发育不良,肤色发色偏淡,肌张力增高,或伴有震颤和手足徐动的患儿,要怀疑苯丙酮尿症 ,可做尿液检测,其他较少见的类型多有尿的异色,臭味,有条件时做相应的生化检查。 ④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症:有腹痛 ,呕吐,腹泻和周围神经病变伴发癫痫者,宜做尿液或血液检查 。 (2)引起癫痫的脑部疾病:病史(产伤史,高热惊厥史,脑炎脑膜炎 史,脑外伤史,卒中史等)和发病年龄可以提供一些证据,体检中若发现如颅内肿瘤 的定位体征和视盘水肿 ,脑动静脉畸形 的头部杂音,脑猪囊尾蚴病 (囊虫病 )的皮下结节等,则可提供病因线索,病因未明者,除有明显弥散性脑病现象者外,一般常需做进一步检查,如脑血管造影 ,核素脑扫描,CT,MRI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