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 复视 腹泻 感觉障碍 构音障碍 过劳 呼吸困难 肌肉萎缩 疲劳 肌肉假肥大
内科 神经内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
胆碱酯酶 肌电图 新斯的明试验 疲劳试验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为确诊可作以下检查: 1.①新斯的明试验: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肌注或皮下注射,如肌力在半至1小时内明显改善时可以确诊。如无反应,可次日用1mg、1.5mg、直至2mg再试,如2mg仍无反应,一般可排除本病。为防止新期的明的毒碱样反应,需同时肌注阿托品0.5-1.0mg。 ②氯化腾喜龙试验:适用于病情危重、有球麻痹或肌无力危象者。用1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至2mg后稍停,若无反应可注射8mg。症状改善者可确诊。 2.电生理检查: 常用感应电持续刺激,受损肌反应及迅速消失。此外,也可行肌电图重复频率刺激试验,低频刺激波幅递减超过10%以上,高频刺激波幅递增超过50%以上为阳性。单纤维肌电图出现颤抖(Jitter)现象延长,延长超过50微秒者也属阳性。 3.其他:血清中抗AChRab测定约85%患者增高。胸部X线摄片或胸腺CT检查,胸腺增生或伴有胸腺肿瘤,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诊断鉴别诊断 当一个人出现全身乏力,尤其是当肌无力累及到眼肌或颜面部的肌肉时,或肌无力随着受累肌肉使用而加重,休息后又恢复时,医生应怀疑有重症肌无力。因为乙酰胆碱受体被阻断,增加乙酰胆碱数量的各种药物都是有益的。实验性地使用它们中的一种能够帮助证实诊断。腾喜龙是最常用的作为诊断性试验的药物,当静脉注射时,它可暂时性增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力。 其他诊断性试验包括:用肌电图测量神经和肌肉的功能以及查血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一些重症肌无力病人患有胸腺瘤,后者可能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原因,胸部的CT扫描能够确定是否存在胸腺瘤。 鉴别诊断 1.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syndrome) 50岁以上男性患者居多,约2/3伴发癌肿,以小细胞型肺癌 最多见;主要是四肢近端的躯干肌肉无力,下肢症状重于上肢;消瘦和易疲劳,行动缓慢,肌肉在活动后即感到疲劳,但如继续进行收缩则肌力反而可暂时改善;偶见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肉受累;约1/2病例有四肢感觉异常,口腔干燥,阳萎;阳碱酯酶抑制剂对治疗无效,腱反射减弱但无肌萎缩现象,而重症肌无力40岁以下女性多见;常伴胸腺肿瘤;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活动最多的肌肉受累最早;肌无力晨轻午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胆碱酯酶 抑制剂治疗有效。 2.MG合并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 有作者认为MG与甲状腺毒症有关,甲状腺毒症眼肌麻痹通常根据眼球突出 (早期不明显)和对新斯的明无反应来判断。 3.红斑 狼疮和多发性肌炎 无眼外肌麻痹,但MG可与自身免疫病并存。 4.神经症 患者主诉肌无力实际是易疲劳,可自述复视(疲倦时短暂症状)及喉缩紧感(癔症 球),但无睑下垂,斜视等,反之,MG也可误诊为神经症或癔症。 5.进行性眼外肌瘫痪 及先天性肌无力状态也可误诊为MG,前两者提上睑肌等眼外肌为永久性损伤,对新斯的明无反应,另一种可能是对抗胆碱酯酶药无反应,错误地排除MG,须注意对其他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 6.MG患者无睑下垂或斜视,但构音障碍可误诊为MS,多发性肌炎,包涵体肌炎,脑卒中,运动神经元病 及其他神经疾病,应注意鉴别。 7.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眼咽肩带肌型及Guillain-Barré综合征Fisher变异型早期,可有睑下垂,但Fisher型腱反射消失或出现共济失调 ,EMG检查可鉴别。 8.肉毒中毒 (botulism)作用于突触前膜,导致NMJ传递障碍及骨骼肌瘫痪,用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症状改善,易与肌无力危象混淆,早期表现视力 模糊,复视,上睑下垂 ,斜视及眼肌瘫痪等,可误诊为MG,肉毒中毒通常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迅速出现延髓肌,躯干肌及肢体肌受累。 9.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及蛇咬伤均可引起胆碱能危象,但有明确中毒史,蛇咬伤史,可资鉴别。 10.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眼肌型(Kiloh-Nevin型)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隐袭,病情无波动,主要侵犯眼外肌,严重时眼球固定;家族史,血清肌酶谱和肌活检等可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