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白细胞减少 乏力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涂片 骨髓象分析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重点检查项目

1.血象: 血细胞计数通常显示白细胞数减少,分类中粒细胞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能进行显微镜直接观察,则更可靠,正确,少数患者可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但粒系增生常减低,伴成熟障碍,即中,晚幼粒以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系及巨核系基本正常。引发粒细胞减少的各种感染,应分别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抗原抗体检测 : 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应检测有关病毒的抗原和(或)抗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取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灶分泌物涂片 检查也有重要价值。 4.感染灶的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诊断及帮助定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各种有关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部位,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可确诊。 5.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有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可诊断。 诊断评析: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通常无困难,根据血象检查即可确定,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为一种血液学异常,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诊断的难度在于寻找原发病。 粒细胞减少后常合并感染,尚需鉴别感染是原发病,还是并发症,有时甚为困难,临床上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多见于病毒感染,因多数患者未达粒细胞缺乏的程度,通常不合并严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故其临床意义有限,常无需特殊处理,真正有临床意义的是粒细胞缺乏症,几乎全部均合并感染,需立即作应急处理,其中药物通过免疫机制诱发者占首位,大多为个体特异体质决定,故也无法预防,由细胞毒药物引起者,可预期采取控制用量,用药时间及予G-CSF预防,较易解决,此外,某些发生在婴幼儿及新生儿期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来势凶猛,需及时判断及处理。 鉴别诊断 1.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症 的病因鉴别 前述八大类原因,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但药物诱发者,有时要确定为某一药物所致,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物,鉴别意义在于今后究竟应终身禁用哪一种药物。 2.各种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鉴别 根据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确定为良性或严重性粒细胞减少;周期性规律发作者,最易明确诊断;各种综合征伴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区分,此外,发病年龄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的鉴别 非感染原因引发的粒细胞减少症,其粒细胞减少发生在前,感染并发在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反之,非感染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如并发感染,大多还有明确的原发病。 4.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和急性白血病 鉴别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患者,主要是骨髓象(有时也累及血象)可出现较多粒系早期细胞,包括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有时可超过30%,酷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鉴别点: ①前者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史,以及原发病或用药史, ②无淋巴结,肝,脾大 等白血病浸润的体征, ③通常无贫血 和(或)血小板减少, ④短期动态观察,骨髓及外周血早期粒系细胞逐渐减少及消失。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