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疰夏

疰夏 (注夏)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疰夏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恶心 乏力 嗜睡 眩晕 中暑 烦热 纳差 舌淡体胖 濡脉

  •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其他科室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汗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电解质检查 尿常规 血常规

重点检查项目

卧立试验:平卧位计数1分钟脉搏,然后起立后再计1分钟脉搏。由卧位到立位脉搏增加10~20次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由卧位到立位若减少10~20次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疰夏”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诊断鉴别

诊断 疰夏是发生于我们江南地区夏天的一种常见病。患者表现为低热缠绵,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口淡口甜,粘腻不爽,大便溏薄,小便短赤。有不少“发热待查”的病人,作过各项检查未见异常,无法做出明确诊断。但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常属于“疰夏”,依法施治,往往立见良效。 鉴别诊断 ①气阴两亏型疰夏。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宜清暑益气养阴,方用清暑益气汤加五味子、白芍等。 ②暑湿困脾型疰夏。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治宜清暑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病人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