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 共济失调 构音障碍 幻觉 昏睡 肌阵挛 口齿不清 木僵 失眠 睡眠障碍
神经内科 精神心理科 内科 精神科
无特定人群
无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血常规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病理检查 颅脑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外周血常规检查正常 1.与深睡眠相关的EEG活动减少或消失。 2.[18F]PET检查,丘脑区代谢优先减低。 3.EEG 睡眠期间:δ-活动,睡眠梭形波,K复合体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快速眼运动(REM)相异常;觉醒期间:进行性扁平的背景活动,缓慢的活动,不能产生药物诱导的睡眠活动[受检的7例病人只2例见周期性峰活动,这两例病人病程长,分别为25和32个月,脑皮质广布海绵状层水肿(spongiosis)]。 4.阳电子反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检4例,2例代谢减退(-36%),实际上局限于丘脑前部;另2例代谢减退也存在于脑皮质(特别是额叶和顶叶)(-40%),海马,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但均以丘脑为最严重。 5.PrPsc检测 不同FFI家族间表现型的可变性,FFI是具有不同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界定十分清楚的疾病,各FFI家族间本病表现型的可变性极小,PRNP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病人(密码子129为Met纯合子)尤为明显(表2),然而,与FFI相似的表现型也可能和相似但不同的基因型相联系,1992年Bosque等就报导过一个在密码子82和91之间具有24bp中间缺失的家族,该家族的突变单元型与FFI相当,129Met和178 Asn均在PRNP突变等位基因上,但另有一24bp缺失,遗憾的是,此家族表达的这种疾病的表现型不清楚,5例病人3例报告有失眠症,但未作多导睡眠描记法检查,[18F]氟去氧葡萄糖显示脑皮质代谢降低的严重程度略超过丘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也与这一发现相符,脑皮质病损明显比丘脑严重,但未检查丘脑背内侧核;脑皮质颞叶PrPsc量多于丘脑。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993年Gambetti等提出了如下的诊断标准: 1.常染色显体性疾病,成年期发病,病程6~32个月。 2.呈现治疗无效的顽固失眠症,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记忆障碍,共济失调和(或)肌阵挛,锥体束和锥体外束征。 3.129Met和178Asn单元型。 具备标准15中任何2项均可作FFI的可疑诊断,标准6兼有其他任何一项标准即可确诊FFI。 鉴别诊断 和CJD一样,除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外,也可能有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存在。 1988年,Mizusawa等报道了一例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患者37岁,男性,生前有30个月的失眠症,痴呆 ,肌阵挛,共济失调 ,夜间激动和自主神经机能障碍病史,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丘脑前背侧,背内侧,背外侧核和枕核严重萎缩,脑皮质轻度海绵层水肿 ,小脑皮质内有散在的“torpedoes”,橄榄体神经元丧失严重,最近对此病例作PrPSC检查和PRNP基因分析,PrPSC检查阳性,但PRNP无突变,1939~1975年间,Stem等,Schulman等,Garcin等和Martin等曾以丘脑萎 缩或丘脑型CJD的病名报导过一些病例,这些病例也可能是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