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颈强直 颅内出血 颅内压增高 凝血障碍 偏瘫 神志不清 头痛 面神经瘫痪 血小板减少
血液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内科 内科 肿瘤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肤试验 白细胞数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脑脊液压力 腰椎穿刺 颅脑CT检查 颅脑MRI检查 骨髓象分析
重点检查项目CSF检查是诊断CNS-L的最重要手段,常伴颅压升高,即>200mmH2O,CSF常规显示白细胞数>0.005×109/L,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蛋白定性阳性,少数患者糖减少(即低于同时检测的血糖 值的1/2),确诊有待于从CSF涂片 中找到白血病细胞,目前推荐CSF自然沉降法制片检查,阳性率较高,应注意腰椎穿刺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因CSF中混血后检出白血病细胞的意义难以肯定,血小板明显减少或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颅内管破裂,发生脑实质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CSF可呈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明显增多,此时行白血病细胞检查,同样失去意义。 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通常无阳性发现,因为白血病细胞呈弥散性浸润,不形成瘤块。
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和依据 国内标准如下。 (1)有CNS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颅内压增高 的症状和体征。 (2)CSF改变: ①颅内压增高>200mmH2O。 ②白细胞>0.01×109/L。 ③涂片有白血病细胞。 ④蛋白质>0.45g/L,或定性试验阳性。 (3)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CNS或CSF的相似改变。 总之,符合上述第(3)及第(2)条中的任何一项者,为可疑CSN-L;符合上述第(3)及第(2)条中的③,或任意其他2项者,可诊断为CNS-L。 需注意: ①无临床表现,仅有CSF符合标准者,也可诊断。 ②单纯颅内压增高者,暂不诊断,但应按CNS-L治疗,如治疗后短期颅内压恢复正常者,也可诊断。 ③有前述CNS-L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无CSF改变者,在排除其他原因及按CNS-L治疗后明显改善者,也可诊断。 2.诊断评析 (1)白血病患者,主要是AL,应时时想到合并CNS-L的可能,即使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也应在AL诊断明确后立即行腰椎穿刺及CSF,检查,以了解有无CNS-L的存在,并常规注射预防性药物。 (2)腰椎穿刺测定颅内压及CSF检查是诊断CNS-L的关键:CSF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固然是确诊的依据,但白血病患者无CNS-L的临床表现,只要有颅压升高,或CSF检查中任何一项异常者,均要高度警惕CNS-L的存在,并开始治疗及动态观察,总之,掌握标准要有灵活性,处理要及时果断。 (3)出现CNS症状及体征者:虽无颅内压及CSF异常,绝大多数最后仍能明确为CNS-L。 ①白血病患者:主要是AL,应时时想到合并CNS-L的可能,即使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也应在AL诊断明确后立即行腰椎穿刺及CSF检查,以了解有无CNS-L的存在,并常规注射预防性药物。 ②腰椎穿刺测定颅内压及CSF检查是诊断CNS-L的关键:CSF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固然是确诊的依据,但白血病患者无CNS-L的临床表现,只要有颅压升高,或CSF检查中任何一项异常者,均要高度警惕CNS-L的存在,并开始治疗及动态观察,总之,掌握标准要有灵活性,处理要及时果断。 ③出现CNS症状及体征者:虽无颅内压及CSF异常,绝大多数最后仍能明确为CNS-L。 鉴别诊断 1.最需要鉴别的是以CNS-L为白血病首发表现者误,漏诊的比例很高,引起颅内压升高及CSF类似于CNS-L改变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脑膜炎 或脑炎,结核性脑膜炎 ,脑猪囊尾蚴病 (囊虫病 )及脑转移瘤等,鉴别点: ①发现白血病的阳性体征,外周血或骨髓检查证实白血病存在。 ②只要想到白血病的可能,CSF应做细胞学检查,但大多数情况下极易忽略而漏查。 ③病毒血清学检出相关抗体,CSF中找到抗酸杆菌,囊虫皮肤试验 阳性及血清抗体检出及原发肿瘤的发现等均有利于非CNS-L的诊断,此外,结核性脑膜炎时,常伴肺粟粒性结核,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已明确为白血病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CNS的临床表现及CSF异常改变,偶然还需和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鉴别: ①结核或真菌感染时,CSF中蛋白增高及糖降低的幅度远大于CNS-L。 ②病原学检查,感染者有时可找到真菌,少数情况下还可发现抗酸杆菌,而CNS-L则可检出白血病细胞。 ③鞘内注入抗白血病药物后,CNS-L常迅速好转,而感染者则无效。 2.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后,可产生神经毒性,尤其是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根据用药及CSF检查不难鉴别,此外,反复鞘内注药引起化学性蛛网膜炎 ,以及头颅放疗后并发的白质脑病,有时需和CNS-L鉴别,且不易区分,反复CSF检测白血病细胞阴性,则CNS-L复发的可能较小,停止鞘内注药后逐渐好转,也可基本排除CNS-L复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