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肠道功能紊乱 肠麻痹 对光反应消失 恶心 发绀 乏力 腹痛 腹泻 腹胀
传染病科 感染中心
无特定人群
消化道传播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纤维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 便常规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急性菌痢常有白细胞增多,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慢性病例有轻度贫血。 2.粪便检查 :大便量少,为脓血黏液便,镜检可见成堆脓细胞,其中有红细胞及巨噬细胞,脓细胞常在10个以上/高倍视野,大便培养分离出致病菌对诊断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价值,宜在抗菌疗法开始前采取标本,取脓血部分,立即送检,搁置过久或与尿液混合,可影响阳性率,采取标本时的病期可以影响阳性结果,发病第1天阳性率最高,可达50%,第6天降至35%,第10天为14.8%,多次送检可以提高阳性率,为了便于分离致病菌,常采用选择培养基,过去常用SS琼脂平板,近年发现对志贺菌属也有抑制作用,采用木糖-赖氨酸 去氧胆酸盐琼脂平板,可以提高阳性率,国内亦有采用HE琼脂(Hektoen enteric)培养基及Mac Conkey琼脂平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离出阳性菌株,及时进行抗生素敏感度测定,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参考意义。 3.快速病原学诊断 :包括免疫荧光菌球法,增菌乳胶凝集法,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艳蓝染色法,可以快速从粪便中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菌痢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4.单克隆抗体点免疫结合夹心法(DIAB)及反向间接血凝法: 最近有人用来检测粪便中福氏痢疾菌的抗原,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5.DNA探针法 :有人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和粪便标本进行杂交,早期阳性率可达85%,较常规培养阳性率56%显著增高,增加了早期诊断阳性率。 6.乙状结肠镜 检查 :急性菌痢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并有浅表溃疡及渗出物,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徒有增加患者痛苦,且有一定危险性,一般不宜采用,慢性菌痢则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黏膜可呈颗粒状且可见息肉等增生性改变,刮取黏液脓性分泌物送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 7.X线检查 :慢性菌痢进行钡餐或钡剂灌肠,可见肠道痉挛,袋形消失,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肠段缩短等改变。
诊断鉴别菌痢应与多种腹泻 性疾病相鉴别,中毒性菌痢则应与夏秋季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病因所致的感染性 休克 相鉴别。 1.急性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阿米巴痢疾 : (2)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①空肠 弯曲菌肠炎 :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超过菌痢而接近于沙门菌感染,上海地区报道认为系仅次于菌痢的肠道多发病,发病季节及年龄与菌痢相似,有发热,腹痛 ,腹泻或有脓血黏液便,少数人可有家禽或家畜接触史,依靠临床表现和粪便镜检常难鉴别,需采用特殊培养基在微需氧环境中分离病菌, ②大肠杆菌感染:有些大肠杆菌能侵袭肠壁,能引起像志贺菌感染所致病变,有发热及黏液便;有些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能引起稀水样大便,主要鉴别均需依靠大便培养分离并鉴定致病菌型。 (3)细菌性伤寒 沙门菌,变形杆菌肠道感染都可引起腹泻,特别是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可引起血水样便,后者多见于沿海地区,多有进食被污染的海产品史,可以集体发病,腹痛显著,少数有里急后重,粪便培养在4%氯化钠胨水或4%氯化钠琼脂平板,可获阳性结果。 (4)急性肠套叠 :多见于小儿,婴儿肠套叠早期无发热,因腹痛而阵阵啼哭,发病数小时后可排出血黏液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腹部可扪及包块。 (5)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多见于青少年,有发热,腹痛,腹泻及血便,毒血症严重,短期内出现休克,大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常有全腹压痛及严重腹胀 ,大便培养无志贺菌生长。 (6)中毒性菌痢:发病季节,年龄及高热,惊厥等均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但是中毒性菌痢病势凶猛,早期出现休克和(或)呼吸衰竭 ,用生理盐水灌肠后检查粪便可发现脓细胞,乙型脑炎病情发展略缓,常在发热数天后进入昏迷 或呼吸衰竭,休克少见,脑脊液检查有阳性发现,由于金葡菌败血症 或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引起的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原发病灶如痈 等,或胆囊,泌尿道感染,血培养阳性,后期X线可以发现血源性金葡菌肺炎 等可与中毒性菌痢鉴别。 (7)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表现和流行与菌痢(重型和中毒型)相似,后者发病更急,进展迅猛,且易并发休克,可以温盐水灌肠并做镜检及细菌培养。 本病尚应与病毒性肠炎等相鉴别。 2.慢性菌痢应和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直肠癌 与结肠癌 :结肠癌或直肠癌易合并肠道感染,当癌肿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腹泻及脓血便,所以凡是遇到慢性腹泻 患者,不论何种年龄,都应该常规肛指检查和乙状结肠镜 检查,对疑有高位肿瘤应行钡剂X线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2)血吸虫病 :可有腹泻与脓血便,有流行区接触疫水史,常伴肝大 及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孵化与直肠黏膜活检压片可获得阳性结果。 (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为一种自身免疫病,病程长,有脓血便或伴发热,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 及溃疡形成,黏膜松脆易出血,血清中有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脂多糖抗体,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抗菌痢治疗常无效。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